小葉桑
2024/03/03 12:40
▲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
▲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葉表
▲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葉背
▲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花序
▲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花,雌花序長2-2.5 cm
主要特徵
落葉性大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白色,枝條沒有毛但有皮孔(增加氣體交換用)。葉互生,具柄,三出脈,葉片卵圓形或寬卵形,長 7~15 公分,寬 4.5~8 公分,先端尖或長尖,基部近心形。葉子形狀變化大,葉緣有鋸齒有時裂有時不裂,膜質但表面粗糙;花雌雄異株,雄花為下垂的葇荑花序,雌花花序下垂或斜上,花柱有毛柱頭 2 裂;果實為多花聚合果,由紅而變成紫黑色方成熟才有甜味,普通稱它為 「桑葚」,可生食。樹皮灰白色,常有黃褐色的皮目作為通氣用。
喬木。花單性,一般雌雄異株,也有雌雄同花或雌雄同株異花的可能。
用途
養蠶(葉)。食用(果可生食,製果汁蜜餞等)。藥用(葉:清熱解毒。治感冒咳嗽;根或根皮:瀉肺火,利尿。治肺熱咳嗽,水腫)。
基本資料
和名:ヤマグワ(山桑)<Morus bombycis>
學名:Morus australis Poir.
簡誌:中型喬木或灌木。葉卵形,膜質,先端尾尖,基部圓或心形,尖鋸齒緣,有時微裂,長達15 cm,寬6-9 cm,兩面近光滑或被疏軟毛,葉柄長1-2 cm。雄花序長1.5-3 cm;雌花序長2-2.5 cm。
別名:小桑樹、小葉桑、桑樹
原產地:中國、韓國、日本、琉球群島、印度、印尼及台灣亦有產。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地區分佈。台灣原生種。
▲鼻頭角 20240114 小葉桑,雄株
▲紅河谷 20201121 小葉桑,雌株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小葉桑,雄株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小葉桑的果期(雌株)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小葉桑的果期(雌株)
▲烏來福山 20170812 小葉桑
▲鼻頭角 20240114 小葉桑,葉表
▲鼻頭角 20240114 小葉桑,葉背
▲紅河谷 20201121 小葉桑,雌株葉表
▲紅河谷 20201121 小葉桑,雌株葉背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小葉桑,雄株葉表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小葉桑,雄株葉背
▲鼻頭角 20240114 小葉桑,雄花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小葉桑,雄株的花序
▲烏來福山 20170812 小葉桑的花期(雌株)
▲紅河谷 20201121 小葉桑,雌株的果實
▲鼻頭角 20240114 小葉桑,樹枝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小葉桑的果實(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