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櫟

2020/10/17 13:33


▲台北植物園 20201017 栓皮櫟


▲台北植物園 20201017 栓皮櫟,果實

主要特徵


喬木。雌雄同株。花期 4月,果實於11~12月間成熟,為飛鼠及山豬所喜食。

落葉喬木,高達 15 公尺以上,主幹樹皮灰褐色,作不規則縱向深溝裂,木栓層厚而軟,深褐色,厚約 1.5 公分,斷面呈淡紅褐色,小枝略光滑。葉革質,長橢圓狀卵形至闊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鈍或圓,葉緣為芒尖鋸齒緣,下表面灰白色,被星狀短毛,長 8~18 公分,寬 3~5 公分;葉柄長 1.0~2.9 公分,側脈 9~18 對。雄花的葇荑花序,垂懸細長;雌花序短。殼斗杯狀,由線狀鱗片組成,線狀鱗片伸張或反捲,黃綠色,幾無柄,包圍堅果 2/3 以上,直徑 1.8~2.2 公分;堅果近球形或卵形,直徑 1.3~2 公分,表面光滑;先端有尖突。

用途


樹皮具厚軟而有彈性的木栓層,昔日是製作軟木塞的材料。釀酒(種子含澱粉,可釀酒)。藥用(果實:健胃,收斂,止血劑,止咳,澀腸。治痔瘡,惡瘡,癰腫,咳嗽,水瀉,頭癬。殼斗入藥,名「青杠碗」,味苦澀,性平,收斂,止血痢,治痔瘡及惡瘡等。)。

基本資料


和名:アベマキ (阿部槇)<Quercus variabilis Blume>
注音:栓(ㄕㄨㄢ)皮櫟(ㄌㄧˋ)
學名:Quercus variabilis Blume
簡誌:小枝略光滑。葉革質,長橢圓狀卵形至闊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鈍或圓,鈍鋸齒緣,下表面灰白色,被星狀短毛;葉柄長1.0-2.9 cm。殼斗鱗片披針形或針形,反捲。堅果橢圓形,稀球形。
別名:軟木櫟、栓皮栎、塔形栓皮栎<植物智:Quercus variabilis Blume>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山區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台北植物園 20201017 栓皮櫟,果實與葉子


▲台北植物園 20201017 栓皮櫟,樹幹上的樹皮可用來做軟木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