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新月蕨
2022/07/31 12:16
▲魚蕨步道 20220731 在樹根旁長出,不怎麼容易發現的三葉新月蕨
▲魚蕨步道 20220731 三葉新月蕨,具有孢子囊的孢子葉葉表(微距)
▲魚蕨步道 20220731 三葉新月蕨,具有孢子囊的孢子葉葉背(微距)
主要特徵
葉有兩型:營養葉葉柄長約7至10公分,較細長;孢子葉葉柄可達20公分以上。
根莖長橫走狀,葉遠生;營養葉柄長7-10cm,孢子葉柄則可達20cm,基部具鱗片;葉片呈窄三角形,長10-17cm,寬7-10cm,單葉至三出葉;頂羽片長10-15cm,寬1.5-3cm,基部楔形至圓形,側羽片較短,長約2-5cm;葉脈網狀,相鄰兩側脈間之小脈連結,網眼呈平行四邊形;孢子囊群橢圓形,著生在小脈上,不具孢膜。
近似物種
孢子葉無孢膜。單葉新月蕨的羽片基部為心形,而三葉新月蕨則為楔形至圓形。
Cyclosorus triphyllum (Sw.) 三葉新月蕨
Pronephrium triphyllum (Sw.) Holtt.
Pronephrium triphyllum var. parishii (Beddome) Kuo 羽葉新月蕨
兩者會同時出現在同一根莖(即同一株個體),簡誌記載為同一品種。
基本資料
和名:コウモリシダ(蝙蝠羊歯)<Thelypteris triphylla>
學名:Pronephrium triphyllum (Sw.) Holtt.
簡誌:長走莖,葉狹三角形,末端漸尖。單葉至三出複葉,有時可見多對側羽片。羽片基部圓,全緣,孢子葉略細長。網脈,網眼呈平行四邊形。
別名:羽葉新月蕨、三羽新月蕨(中国植物志:Pronephrium triphyllum (Sw. ) Holtt.)
原產地:中國、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琉球)、韓國南部及澳大利亞東北部均有分佈。台灣常見於低海拔樹林下,海拔120-600米。
▲魚蕨步道 20201107 三葉新月蕨,孢子葉葉表
▲魚蕨步道 20190922 三葉新月蕨
▲虎山步道 20181229 三葉新月蕨
▲虎山步道 20180715 三葉新月蕨
▲虎豹潭 三葉新月蕨
▲魚蕨步道 20220731 三葉新月蕨,生長在植株上方的孢子葉葉表
▲魚蕨步道 20220731 三葉新月蕨,生長在植株上方的孢子葉葉背
▲魚蕨步道 20220731 三葉新月蕨,生長在植株下方的營養葉葉表
▲魚蕨步道 20220731 三葉新月蕨,生長在植株下方的營養葉葉背
▲魚蕨步道 20201107 三葉新月蕨,營養葉之葉表
▲魚蕨步道 20201107 三葉新月蕨,營養葉之葉背
▲魚蕨步道 20190922 三葉新月蕨的孢子葉 葉表
▲虎山步道 20190714 三葉新月蕨的孢子葉 葉表(1/2)
▲魚蕨步道 20190922 三葉新月蕨的孢子葉 葉背
▲虎山步道 20190714 三葉新月蕨的孢子葉 葉背(2/2)
▲南港中研院 20181117 三葉新月蕨 營養葉(小葉較大)
▲虎豹潭 三葉新月蕨 營養葉
網脈,網眼呈平行四邊形
▲南港中研院 20181117 三葉新月蕨 孢子葉(小葉較小)
▲南港中研院 20181117 三葉新月蕨 營養葉 葉背
▲南港中研院 20181117 三葉新月蕨 孢子葉 葉背
▲南港中研院 20181117 三葉新月蕨 孢子葉 孢子囊群(局部)
▲虎山步道 20180715 葉背 +孢子囊群
▲魚蕨步道 20220731 三葉新月蕨,近基部的葉柄
▲魚蕨步道 20190922 三葉新月蕨的孢子葉近基部葉柄
▲虎山步道 20181229 近基部葉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