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柿(台灣黑檀)

2025/08/30 12:55


▲台北植物園 20250830 毛柿


▲台北植物園 20250828 毛柿


▲台北植物園 20250828 毛柿,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828 毛柿,果實


▲台北植物園 20250828 毛柿,果實,表面長滿密毛


▲台北植物園 20250828 毛柿,種子。徑 6~7 公分,密怖軟毛,成熟時金黃褐色,被黃褐色毛,近似無柄;種子腎形,長 0.5~0.55 公分,有縱溝紋 2~3 條。

主要特徵


毛柿為常綠喬木,主幹粗狀直立,樹皮呈黑褐色,株高可至二十公尺,樹形優美,樹冠呈倒三角形,樹高 8~20 公尺,冠幅 2~4 公尺。枝葉濃郁,全株披黃褐色絹毛,葉互生單葉,葉橢圓披針,葉緣全緣,葉端銳,葉基鈍,葉正面平滑。雌雄異株,萼與花冠 4 裂,子房上位,花冠為乳黃色,小型腋生,花期為 4~6 月。漿果,徑約 8 公分,密被鏽色長柔毛,熟時金黃褐色。果期 7~9 月。毛柿的木材質地堅硬,放於水中會沈到水底,是名貴的黑檀木之一,也是五大闊葉樹之一級木(牛樟、烏心石、黃連木、台灣櫸、毛柿)。

用途


木材(邊材淡紅色,老樹的心材黑色,具暗綠色的條紋,似真正的烏木,材質細緻、堅重,加工困難,宜作細工、家具和外部用材,是黑檀木的一種,為名貴木材;通常加工做珍貴之工藝品,如古董藝品,筷子,飯匙,手杖,刀劍等。日本常選用台灣黑檀製成木劍,台灣原住民也會製成漁船)
食用(風味及口感不及普通柿子,且可能帶有澀味或發酵的奶酪氣味。在原住民文化中,毛柿的果實一般不會隨便食用,通常只有族長或長輩才可以享用這種水果,在蘭嶼稱之為蘭嶼蘋果)

基本資料


學名:Diospyros discolor Willd.
簡誌:常綠大喬木;樹皮黑色,粗糙;小枝、葉柄、葉背、花及果均被黃褐色毛。葉革質,披針形,長15~30cm,寬3.5~10cm,先端漸尖,基部鈍或圓形,邊緣波狀,葉背幼時被絹毛或伏柔毛。花雌雄異株,黃白色,芳香,常4數,花序腋生,密被絹毛;雄花序聚狀或近總狀,有花3~7朵;雌花單生,近無梗。果扁球,徑約8cm,密被鏽色長柔毛,熟時紅色。花期3~5月,果期9月。
別名:台灣黑檀、异色柿<植物志:Diospyros blancoi A.DC.
原產地:產台灣省恆春半島、蘭嶼等地。分佈在菲律賓、印尼和亞洲熱帶各地,常作果樹栽培,美洲熱帶亦有種植。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台北植物園 20250828 毛柿,葉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