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豆

2025/07/17 12:27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孔雀豆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孔雀豆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孔雀豆,葉表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孔雀豆,葉背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孔雀豆,花序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孔雀豆,花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孔雀豆,樹幹

主要特徵


落葉性喬木,幼枝葉被細毛,幼葉淡紅色。葉互生,總葉柄甚長,二回羽狀複葉,長 25~32 公分,羽片 4~5 對,小葉互生,具短柄,小葉片長卵形,長 2~3.5 公分,寬 1~2 公分,基部鈍狀略歪斜,先端圓形,有小凸尖。總狀花序多數組成圓錐花序,頂生,長 10~16 公分,花黃色;花萼杯形 5 齒裂;花瓣 5 枚,線狀披針形;雄蕊 10 枚,分離;子房上位,線形,花柱稍彎。莢果念珠狀彎曲,長 15~20 公分,寬 1.5~2 公分,開裂後常作螺旋狀卷曲;種子扁圓形或心形,兩面凸起,鮮紅色,徑約 1 公分,厚約 0.6 公分。花期 4~6 月。果期 8~10 月。

用途


藥用(根:清熱,袪風,利濕。根有緩瀉之效。木材有強壯之效。葉治胃腸炎,腸及尿道出血。種子用治疔瘡,腫毒)

基本資料


學名:Adenanthera pavonina Linn.
簡誌:無描述。
別名:光海红豆<植物志:Adenanthera pavonina L.
原產地: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南部,東南亞熱帶地方栽培。臺灣於1895-98年首次引進,後又多次引進。各地作為園景樹零星栽培。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孔雀豆,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