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槿

2019/06/29 09:19


▲大溝溪 20190629 黃槿的花

主要特徵


抗風耐鹽,沿海村落多植之。黃槿為錦葵科常綠大喬木株高可達 15 公尺,樹皮灰色,纖維質,樹枝分歧。多分枝,橫向開展,幹上多萌芽枝。嫩葉及花序有柔毛,葉,有突尖,葉厚紙質,互生,具長柄,心形,全緣或有小鋸齒,葉寬可達 30 公分,葉背灰白色,掌狀脈 5~7 條,托葉早落。幾乎整年都可見零星開花,惟較集中於 2~3 月,花頂生或腋生,具小苞,花萼 5 裂,花瓣黃色 5 片呈筒狀,層層相疊,鐘狀像個羽毛球,花心暗紫色,單體雄蕊。

用途


早年在鄉下,黃槿的葉片在過年時是「炊粿」的襯底材料,又帶有特殊香味所以又稱為「粿葉樹」。種在海邊,有防風林的作用。藥用(治木薯中毒,瘡癤腫痛)。

近似物種


銀葉樹欖仁樹、大葉山欖、海檬果白水木海桐黃槿,同為海岸林植物。

蒴果很相近的物種:
木槿:種子腎形,背部被黃白色長柔毛。
黄槿:種子光滑,腎形。

基本資料


英文名:Linden Hibiscus, Coast Hibiscus
和名:オオハマボウ<Hibiscus tiliaceus L.>
學名:Hibiscus tiliaceus L.
簡誌:喬木,近光滑。葉圓形,不裂,先端銳尖,全緣或不明顯齒緣,下表面密被絨毛狀星狀毛;葉柄長3-6 cm,被絨毛狀星狀毛;托葉長於2 cm,寬於1 cm。花黃色,中央暗紫紅色。果球形。
別名:粿葉。鹽水面頭果、黄槿、右纳、桐花、海麻、万年春、盐水面头果<中国植物志:Hibiscus tiliaceus Linn.>
原產地:原產熱帶與亞熱帶海濱,分佈於中國廣東、菲律賓群島、太平洋諸島、東南亞以至印度和錫蘭等地。台灣原生種。


▲大溝溪 20190629 黃槿的樹


▲陽明大學 20180804


▲大溝溪 201710


▲大溝溪 20190629 黃槿的葉子


▲大溝溪 20190629 黃槿的花苞


▲大溝溪 20190629 黃槿的花


▲挖仔尾 20170520 花


▲陽明大學 20180804 果實


▲挖仔尾 20170520 果實
蒴果闊卵形,6~7 月成熟,木質,種子腎形。


▲大溝溪 20190629 黃槿近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