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大埔石櫟
2025/08/30 12:30
▲台北植物園 20250830 後大埔石櫟
▲台北植物園 20250830 後大埔石櫟
▲台北植物園 20250830 後大埔石櫟,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830 後大埔石櫟,果實,殼斗-外被三角形鱗片-成覆瓦狀排列。
主要特徵
常綠小喬木,葉長橢圓形至長倒卵形,長9-14cm,寬2.8-4.5cm,先端突尖、漸尖或短尾狀,前端鋸齒緣。殼斗倒圓錐形,徑約3cm,外被許多三角形鱗片,呈覆瓦狀排列;堅果半球形,長3.0-4.0cm,寬 2.2-3.0,先端截形,為殼斗包被2/3以上,被黃色毛。
近似物種
後大埔石櫟外形與小西氏石櫟相似,但後大埔石櫟之堅果先端近截形,被細絨毛,是兩者的明顯不同的地方。
基本資料
學名:Lithocarpus corneus (Lour.) Rehd.
簡誌:葉長橢圓形至長倒卵形,先端突尖,漸尖或短尾狀,前端鋸齒緣。殼斗倒圓 錐形,外被有許多三角形鱗片。
別名:
原產地:產中國大陸的福建、湖南、貴州三省南部,廣西、廣東、雲南東南部及臺灣,越南東北部也有分佈。生於海拔約 1, 000 公尺以下山地常綠闊葉林中,陽坡或較乾燥地方也常見,為次生林常見樹種。台灣中南部中海拔山區。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台北植物園 20250830 後大埔石櫟,葉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