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星蕨(海岸擬茀蕨)

2023/01/01 12:12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海岸星蕨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海岸星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微距)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海岸星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微距)

主要特徵


岩生或地生蕨。孢子囊群圓形,在裂片中脈兩側各一排,著生處明顯下陷,於葉表可見突起。生長在沿海石礫地,除了海邊礁石外,濱海的石礫地或山溝附近也常出現。台灣南部海岸普遍可見。

根莖匍匐狀,徑約 0.5 公分,頂端被鱗片;葉柄長 10~25 公分,基部具關節;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 15~35 公分,寬 15~20 公分,一回羽狀深裂,厚肉質至革質,葉軸具翅,連翅寬 1.5~3 公分;頂裂片較大,側裂片不超過 8 對,長 6~13 公分,寬 2~3 公分。葉脈網狀,不顯著,網眼內具游離小脈;孢子囊群圓形,在裂片中脈兩側各一排,著生處明顯下陷,於葉表可見突起。

基本資料


和名:オキナワウラボシ(沖縄裏星)<Phymatosorus scolopendria>
學名:Microsorium scolopendrium (Burm.) Copel.
簡誌:無描述。
別名:琉球金星蕨, 密網蕨, 海岸星蕨, 蜈蚣擬茀蕨、瘤蕨(Phynatosorus scolopendria (N. L. Burman) Pichi Sermolli)
原產地:中國南部, 台灣南部, 台灣恆春半島, 台灣蘭嶼, 台灣綠島, 菲律賓, 馬來半島, 琉球。台灣境內以東部及南部的海岸較普遍可見。台灣原生種。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20190824 海岸擬茀蕨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20190824 海岸擬茀蕨


▲台北植物園 20180422 病變


▲台北植物園 20181007


▲台北植物園 20180422


▲台北植物園 20180422 病變


▲台北植物園 20180422 葉背 病變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20190824 海岸擬茀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20190824 海岸擬茀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20190824 海岸擬茀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病變)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20190824 海岸擬茀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病變)


▲台北植物園 20181007 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180422 葉背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20190824 海岸擬茀蕨的孢子囊群


▲台北植物園 20181007 葉背 +孢子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