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的型態

2021/04/14 19:18

維管束植物的繁殖,下分為兩種:

孢子繁殖(蕨類)、種子繁殖(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其中種子繁殖又下分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兩種:

├ 裸子植物:不開花、種子裸露無果實。
└ 被子植物:開花、種子外具果實:

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生殖過程是一條漫漫長路,比人類的十月懷胎更為漫長,以松樹為例,通常從受粉到受精須經一年左右,很難想像從珠孔到藏卵器這麼短的一段距離居然需要耗費一整年的時間才能抵達,而從受精到種子發育成熟又需一年,因此在松樹的枝條上常可以看見三代同堂的毬果。

裸子植物的授粉滴
在生殖季節,雌毬上的胚珠會由珠被內的組織 (珠心) 向外分泌黏液,通過頂端的開孔 (珠孔) 形成水珠狀的授粉滴來捕捉花粉。授粉滴極為微小,大約僅有0.5 mm左右,肉眼勉強可見,主要成分是水以及少量醣類或胺基酸,當沒有花粉黏附或黏附的是別種植物的花粉時,珠心會持續分泌讓授粉滴得以維持一段時間,一旦有同種植物的花粉黏附,則珠心就停止分泌,此時授粉滴會因水分逐漸蒸發而將花粉吸入珠孔之內並開始萌發形成花粉管。

裸子植物的「胚珠」是裸露地著生在大孢子葉上,此大孢子葉稱為「珠鱗」,珠鱗下方具有「苞鱗」,為一種包住珠鱗的退化大孢子葉。
多數珠鱗和苞鱗形成的毬狀物稱為「珠毬」。
珠鱗在授粉時會打開,讓花粉進入,然後隨即在受精及成熟過程中互相疊合以保護內部的胚珠。
當胚珠發育成種子階段時,珠鱗和苞鱗會木質化,此時的珠鱗稱之為「種鱗」,多數種鱗和苞鱗形成的毬狀物稱為「種毬」。
通常裸子植物都會發育翅狀構造的「具翅種子」,當種毬開展時以便藉由風力來散播。

相關植物:側柏台灣二葉松

被子植物的果實種類


└ 單果、聚花果、聚合果。

單果類:


一朵花中的一個子房發育而來。

單果類共有兩種:肉果、乾果(裂果、不裂果)

肉果:

果皮成熟後多汁形成肉質

├ 漿果:瑪瑙珠武竹漢氏山葡萄...
├ 核果:日本女貞雞屎藤大還魂...
├ 仁果:蘋果、梨...
└ 瓜果:王瓜絲瓜南瓜...

乾果:

果皮成熟後果皮乾燥

(一)裂果:果實成熟後會自行開裂。
├ 蓇葖果:野鴉椿蘭嶼烏心石絡石...
├ 莢果:鳳凰木鹿藿毛苦參...
├ 角果:小團扇薺葶藶油菜...
└ 蒴果:台灣欒樹酢漿草九芎...

(二)不裂果:果實成熟後不開裂。
瘦果:黃鵪菜串鼻龍下田菊...
├ 潁果:小麥、水稻...
├ 胞果:青葙紫莖牛膝蓮子草...
├ 翅果:台灣三角楓白雞油(光蠟樹)青楓...
├ 堅果:栓皮櫟扛板歸細纍子草...
└ 離果:臺灣天胡荽野當歸翼莖水芹菜

聚花果(多花果):


花朵聚集於花序,種子發育期間緊密接合或是其他部位如花托,花序伴隨膨大,癒合為單粒果實。

例:構樹林投...

聚合果:


花朵內含許多離生心皮的子房, 每一個子房形成一小果,繁多的種子聚生,著生於膨大肉質的花托上。

例:鉤柱毛茛台灣蛇莓(皺果蛇莓)桑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