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背桂

2025/02/24 12:56


▲台北植物園 20250224 紅背桂


▲台北植物園 20250218 紅背桂,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218 紅背桂,葉背,紫紅色或鮮紅色,邊緣具疏細鋸齒。


▲台北植物園 20250218 紅背桂,花序與果序腋生於葉基部


▲台北植物園 20250218 紅背桂,雌花


▲台北植物園 20250218 紅背桂,果實側面,果實為蒴果,3 裂

主要特徵


常綠小灌木,株高可達 2 公尺,樹皮光滑、灰白色。葉對生,紙質,長橢圓,先端長漸尖,4~8 公分,寬 1~2.5 公分,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或鮮紅色,邊緣具疏細鋸齒。花單性雌雄異株,腋生或頂生總狀花序,雄花序長 1~2 公分,雌花序由 3~5 朵花組成,子房球形,花柱 3,花細小如桂花。果實為蒴果, 3 裂,徑長約 1 公分,先端截形。

用途


藥用(全株:通經活絡,止痛。治麻疹,痄腮,乳蛾,辛腎絞痛,腰肌勞損)

基本資料


學名: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簡誌:無描述。
別名:红背桂<植物志: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原產地:越南及亞洲東南部各國。中國廣西龍州有野生。臺灣引進普遍栽植為園藝綠美化植栽。
保育等級:


▲台北植物園 20250218 紅背桂 雌株


▲台北植物園 20250218 紅背桂,果實上方,果實為蒴果, 3 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