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葉牽牛
2025/03/28 12:47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銳葉牽牛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銳葉牽牛,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銳葉牽牛,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銳葉牽牛,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銳葉牽牛,花側面
主要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纏繞性,罕平臥,全株多少具長直柔毛。單葉互生,具葉柄;葉片長 4~10 公分,寬 4~10 公分,闊卵形,葉銳尖形,葉緣為全緣,稀 3 裂,兩面無毛。花腋生,花冠長 5~8 公分,漏斗形,藍紫色或紫紅色,雌雄同株。蒴果球形,徑 1~1.3 公分,內含種子 6 顆以下。
在日本有野生的銳葉牽牛,花色有白色、粉紅等(園藝種:琉球アサガオ)。
兩種特徵相近的牽牛花,兩者看花或葉子不易分辨:
銳葉牽牛:花萼上無毛或毛較少(自然攝影中心)。葉表面具較長的直柔毛,稀3裂。
牽牛花:低海拔。花萼上披伏毛(自然攝影中心)。葉上披貼伏毛。
基本資料
和名:ノアサガオ(西表朝顔)<Ipomoea indica (Burm.) Merr.>
學名:Ipomoea indica (Burm. f.) Merr.
簡誌:纏繞性草質藤本,稀蔓性;莖多少具長直柔毛。葉寬心形或圓心形,長4-10 cm,稀3裂,銳尖至漸尖頭,兩面無毛;葉柄長2-18 cm。花冠漏斗形,長5-8 cm,淡藍紫色至紅色。果球形,徑1-1.3 cm。
別名:碗公花、变色牵牛<植物智:Ipomoea indica (J. Burman) Merrill>
原產地: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歸化種。
近似物種
草本或灌木,常纏繞性,偶平臥或匍匐、直立或浮水。葉全緣、分裂或複葉。花單生或排成聚繖、繖形至頭狀,大多為腋生;萼片5,果時多少增大;花冠稀為黃色,漏斗狀、鐘狀或高腳碟狀;柱頭頭狀或2-3球狀。蒴果球狀或卵狀。 (簡誌:牽牛花屬)
花冠高腳碟狀。
├ 葉羽裂,裂片絲狀;花冠深紅色
└ 葉全緣、角狀或不明顯的裂;花冠白或淡綠。
├ 種子無毛,淡黃白至褐色;萼片不等大,較外側者具芒:天茄兒
└ 種子具密短毛,黑色;萼片等大或略等大,不具芒:圓萼天茄兒
花冠鐘狀或漏斗狀。
├ 莖中空或海綿狀,徑達1 cm:甕菜(空心菜)
└ 幼莖實心,直徑在0.5 cm以下。
├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變葉立牽牛
└ 一至多年生纏繞、匍匐或平臥草本,或木本,莖直立、斜立或纏繞。
├ 葉全緣至3裂,若5裂時,其側裂片長(自葉基量起)不超過葉長之1/2。
└ 幼莖及葉上均無毛。
├ 第一側脈11-14條:蘇門答臘牽牛
└ 第一側脈9條以下。
├ 花白至淡黃色,花冠筒內黃色:厚葉牽牛
└ 花紫色、紫羅蘭或粉紅色,花冠筒內紫紅色。
├ 葉先端銳尖、漸尖或鈍或且具一小突尖:海牽牛
└ 葉先端截形、凹頭至深裂:馬鞍藤
├ 花淡黃或白色。
│ ├ 花白色;葉兩面具稀疏粗毛:白花牽牛
│ └ 花淡黃色;葉兩面無毛或披稀疏細柔毛:野牽牛
└ 花粉紅、紅、紫、藍或以上顏色之淡色系。
├ 直立或斜立之灌木,莖非蔓性或纏繞性:樹牽牛
└ 莖蔓性或纏繞性之草質藤本。
├ 莖通常蔓性,在節處長根,稀為纏繞性;具可食用塊根:野牽牛
└ 莖絕大多數為纏繞性,不在節處長根;不具塊根。
├ 子房有毛;萼片長橢圓形或橢圓形:紅花野牽牛
└ 子房無毛;萼片披針形。
├ 葉上披直立的毛。
│ ├ 葉表面具細柔毛,常3裂:碗仔花
│ └ 葉表面具較長的直柔毛,稀3裂:銳葉牽牛
└ 葉上披貼伏毛:牽牛花
└ 葉為複葉或掌狀全裂(裂至葉基)。
│ ├ 葉為掌狀全裂,裂片5-7;葉柄長2-6 cm:番仔藤(槭葉牽牛)
│ ├ 葉為足狀複葉,通常為5小葉;葉柄長約8 cm:槭葉小牽牛
└ 葉為掌狀裂,不裂至葉基。
└ 葉革質,5-7裂,無毛:野牽牛
▲翠山步道 20191109 長在懸崖上銳葉牽牛
▲象山 20190331 銳葉牽牛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908
▲北濱海潮公園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908 藤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908 葉表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908 葉背
▲翠山步道 20191109 銳葉牽牛的花萼,近無毛
▲象山 20190331 銳葉牽牛的花(花萼上近無毛)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908 花
▲霧峰附近 花
日文Wiki:ヒルガオ科サツマイモ属の一年性植物。日本で最も発達した園芸植物。古典園芸植物のひとつでもある。中国語で牽牛。日本では「蕣」の漢字も当てられ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