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雞油(光蠟樹)

2025/07/28 12:59


▲台北植物園 20250728 光蠟樹(果期)


▲陽明山 20220703 翅果漸漸明顯的白雞油(光蠟樹)


▲台北植物園 20250728 光蠟樹,葉表,奇數羽狀複葉


▲台北植物園 20250728 光蠟樹,葉背


▲陽明山 20220626 白雞油(光蠟樹),樹枝與樹幹十分堅韌,可以延伸到15公尺以上


▲陽明山 20220626 白雞油(光蠟樹),被獨角仙啃食的樹皮,就算是傷痕累累也是活得好好的


▲台北植物園 20250728 光蠟樹,樹幹

主要特徵


葉為奇數羽狀複葉,葉對生,羽狀複葉先端漸尖銳;葉小光滑全緣,秋天葉片會轉黃。花序明顯,花黃白色,圓錐狀花序。果為翅果,果形狹長呈片狀生長,成熟時褐色。樹形優美,適合作為庭園樹、行道樹。

相關小常識


光蠟樹的樹液是獨角仙、鍬形蟲之成蟲所喜愛的食物。

近似物種


光臘樹(白雞油 / 木犀科)木犀科:奇數羽狀複葉,對生,葉全緣。獨角仙會出現。樹枝通常向上伸展。
榔榆(紅雞油 / 榆科):葉緣鋸齒狀,葉子比台灣櫸較圓、厚一點。樹枝下垂。榔榆的樹幹顏色較台灣櫸紅。
台灣櫸(雞油 / 榆科):葉緣鋸齒狀。台灣櫸的樹皮較光臘樹粗糙。

基本資料


英文名:Griffith's Ash,Formosan Ash
和名:シマトネリコ(島十練子)<Fraxinus griffithii C.B.Clarke>
學名:Fraxinus griffithii C. B. Clarke(同物異名不少)
簡誌:小葉5-9,橢圓或歪卵或披針形,全緣,先端銳尖或漸尖 (具鈍頭)。
別名:台灣光蠟樹、台灣白蠟樹、白蠟樹、脫皮樹、白雞油、山苦楝、光蜡树(中国植物志:Fraxinus griffithii C. B. Clarke)
原產地:原產於台灣。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陽明山 20220626 白雞油(光蠟樹),獨角仙的最愛


▲台北植物園 20220423 花期中的光蠟樹


▲虎山步道 20210718 在光蠟樹上找配偶的獨角仙,吸食的樹汁也會吸引來其他昆蟲一起取食。


▲虎山步道 20200628 光蠟樹的樹幹上,上頭有好幾隻獨角仙


▲新店和美山 20190727 光蠟樹的果期


▲大溝溪 20190629 光蠟樹的花期


▲新店和美山 20190427 光蠟樹的花期


▲新店和美山 20190427 光蠟樹的花期


▲福州山 20180812


▲台北植物園 20220423 光蠟樹,嫩葉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20423 光蠟樹,嫩葉葉背


▲福州山 20180812 光蠟樹的葉為奇數羽狀複葉,葉對生,羽狀複葉先端漸尖銳


▲台北植物園 20220423 光蠟樹,花序


▲新店和美山 20190427 光蠟樹的花苞


▲新店和美山 20190727 光蠟樹的翅果


▲大溝溪 20190629 結果期的光蠟樹的果實(翅果)


▲福州山 20180812 光蠟樹的果為翅果,果形狹長呈片狀生長,成熟時褐色


▲陽明山 20220626 白雞油(光蠟樹),樹幹


▲台北植物園 20220423 光蠟樹的樹幹


▲陽明山 20200627 老光蠟樹的樹幹,高約20公尺


▲新店和美山 20190427 光蠟樹的樹幹。呈現雲形剝落痕跡。


▲福州山 20180812 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