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行草

2025/06/21 12:23


▲台北植物園 20250621 陰行草與宿主(茵陳蒿)


▲台北植物園 20250621 陰行草


▲台北植物園 20250621 陰行草的宿主(茵陳蒿)


▲台北植物園 20250621 陰行草,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621 陰行草(列當科),葉表(微距),兩面都密布短毛,呈現厚紙質的廣卵形,邊緣具有黑色點點


▲台北植物園 20250621 陰行草,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621 陰行草,花側面,花冠2唇化,上唇兜帽狀,外被長毛;下唇3瓣,中裂片具2摺唇。


▲台北植物園 20250621 陰行草,花正面,上唇兜帽狀,將雄蕊及花柱包覆。瓣緣紫紅色,外被長直毛。

主要特徵


一年生半寄生直立草本(宿主-茵陳蒿)。全株被毛。葉對生或上半部葉互生,3深裂(小裂片羽狀深裂,中央裂片較長),兩面粗糙。花單生葉腋;花萼筒狀,具稜(10),萼片5,具2小苞片;花冠筒狀,二唇化,上唇兜帽狀,邊緣略內折;下唇3片,中央一片上方具2摺唇;2強雄蕊,位在上唇內。花瓣黃色。盛花期在6月。果熟9月。

相關小常識


據說現在分布與發現地點多在墓地居多。
原本被認為是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的一部分,根據APG新系統,陰行草屬現屬於列當科下。

基本資料


學名: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
簡誌:半寄生直立草本,被毛。葉對生或上半部葉互生,全緣。花單一,腋生;花萼筒狀,10稜,萼片5,具2小苞片;花冠筒狀,二唇化,上唇兜帽'狀,邊緣略反折;下唇3片,具二摺唇;二強雄蕊,位在上唇內,花藥兩兩相聯。蒴果完全包在花萼內,胞背開裂。一年生草本。葉三深裂,裂片羽狀深裂,中央裂片較大,兩面粗糙。花瓣黃色。
別名:
原產地:西伯利亞、內蒙、中國、香港、朝鮮半島、日本、台灣。
寄主植物:茵陳蒿(菊科)
保育等級:
國內紅皮書: 瀕危(EN, Endangered) (出版年月: 2017-12)
參考文獻:


▲台北植物園 20250621 宿主(茵陳蒿 / 菊科),葉表(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