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溝溪 20190629 熊貓仙丹花
高度與大王仙丹花很接近。常綠灌木,莖直立光滑,分枝多,大都向上挺直生長,葉大都十字對生,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光滑革質,全緣。表面是深綠色,背面的顏色較淺。仙丹花類品種多,全年可開花,盛花期為夏~秋,花都頂生,繖形花序,多分枝花聚生成圓球形,常見於道路、公園、學校內等等。生長環境以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或腐植質壤土為佳。
基本資料
英文名:Flame of the Woods, Jungle Flame, Jungle Geraniu
學名:Ixora coccinea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紅仙丹花、茂宜仙丹花、熊貓仙丹花、緋紅仙丹花、洋紅仙丹花
原產地: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台灣多作為園藝栽培。
進入閱讀更多...

▲景美仙跡岩 20190223 大葉咖啡
主要特徵
咖啡樹是一種常綠喬木,開白色的小花,結綠色的果實,一直到成熟時才轉為紅色。正常的一株咖啡樹通常可以長到 5~10 公尺高,不過為了採收方便,豆農們常將其修剪至 2 公尺以下。開花後結出一顆顆深綠色橢圓的果實,成熟的果實由深綠轉成鮮紅色,由於色澤與櫻桃相近,故暱稱之「櫻桃」,而每顆「櫻桃」裡又含有一對種子,這對種子就是所謂的咖啡豆。
用途
咖啡樹的分類很複雜,有許多種類多樣性與系品種。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商業實用性的─阿拉比卡咖啡 (coffee. arabica) ,及另一種以其產量最著名的羅巴斯達(robusta) 為主要兩大品種。雖許多人致力於研究咖啡樹的混種,以提高咖啡的產量及抗病力,然而,混種的味道就是比不上純種的味道。果實含有膠質,採收後送入脫肉機,脫去果皮果肉,再發酵脫除膠質,僅存種子稱咖啡豆。再用脫殼機脫除種子果殼,並經磨光機磨去銀膜,並磨光豆面,再焙炒研末,既成精製咖啡。
基本資料
英文名:Coffee, Arabian Coffee, Common Coffee
學名:Coffea canephora Pierre ex Froehner var. robusta (Lind. ex De Wild.) Cheval.
簡誌:無描述。
別名:咖啡、咖啡樹
原產地:咖啡原產熱帶非洲,早在西元 575 年,阿拉伯西南部的葉門人就開始使用,西歐開始飲用約在 1615 年。世界咖啡的供應大部份來自巴西,其次是哥倫比亞。南回歸線與北回歸線間及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亦所謂的世界咖啡生長帶。
進入閱讀更多...

▲大崙尾山步道 20181013
基本資料
和名:ケシンテンルリミノキ<Lasianthus curtisii King et Gamble>
學名:Lasianthus curtisii King & Gamble
簡誌:葉披針狀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12-23 cm,密被粗毛,葉基銳尖,側脈7-9對,平行、分叉或網狀;葉柄長8-15 mm。花序具一葉狀苞片;萼片約長2 mm;花冠白色,外面被毛,內面上半部三分之二被毛。果藍紫色。
別名: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908 花苞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株高可達 1.5 公尺,具多數分枝;小枝條平展或斜上昇,圓柱形,光滑無毛。葉對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 8~12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鈍,基部楔形,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 9~10 條,細脈略不顯著;葉柄長 0.2~0.3 公分,略粗壯,光滑無毛;托葉基部合生,卵狀三角形,先端銳尖。花多數,中型,黃色或略帶淡黃色,開放時徑 1~1.5 公分,組合成一徑 8~10 公分的頂生的聚繖花序;花序長 0.3~0.6 公分;花柄短,長 0.2~0.3 公分;花萼小,長 0.25 公分,先端 4 裂;裂片卵形,長 0.15~0.2 公分,無 毛茸;花冠高盆形,冠筒長筒狀,長 2~2.5 公分,先端 4 裂;裂片長卵形,長約 0.6~0.8 公分,先端鈍;雄蕊 4 枚,花絲短,花藥伸出在外;花柱細長,伸出在外,先端淺 2 裂。果為球形漿果,球形,熟時紅色,甚少結實。
園藝種品系眾多,對照時要注意。
基本資料
學名:Ixora lutea (Veitch) Hutchins.
簡誌:無描述。
別名:黃仙丹
原產地:印度。台灣於 1925 年間引進栽植。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中山堂 20180710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高可達 1.5 公尺,具多數分枝;小枝條直立或斜上昇,圓柱形,光滑無毛。葉對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 6~10 公分,寬 3~4 公分,先端鈍,基部鈍形,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葉柄 0.3~0.5 公分,光滑無毛;托葉基部合生,三角形,先端銳尖。花多數,中型,粉紅色,開放時徑 1~1.5 公分,組合成一徑 8~10 公分的頂生的聚繖花序,花序長 4~8 公分;花柄短,長 0.2~0.5 公分;花萼小,長 0.25 公分,先端 4 裂;花冠高盆形,冠筒長筒狀,長 1.5~2.5 公分,先端 4 裂(少數 5 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 0.5~0.8 公分,先端鈍;雄蕊 4 枚,花絲短,花藥伸出在外。果實為核果,球形。惟台灣的植株很少結果。
基本資料
英文名:Pink Ixora
學名:Ixora × westii Huds.
簡誌:無描述。
別名:宮粉仙丹
原產地:為雜交種,來源已不可考;在國外廣泛被栽培,台灣於 1980 年間引進種植。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忠誠公園 20180707
主要特徵
矮仙丹花(Ixora × williamsii)系列品種之一,莖直立,多分枝,全株側枝向上挺直生長,老莖黑色,有裂紋,嫩莖平滑無毛,單葉對生,十字對生狀,葉卵狀披針形、橢圓形,葉端鈍或突尖,有銳角,葉基鈍狀,全緣葉,葉較「大仙丹花系」品種來得小,葉厚革質、革質、薄革質或紙質,葉面深綠、綠、橄欖綠色,葉背較淺,新葉有時紅褐色,表面光滑或具光澤,羽狀脈,側脈十至十二對,葉脈中肋較明顯,托葉著生於葉柄間,三角形或長橢圓形,基部合生鞘狀,宿存,近無葉柄或長三至五公釐,兩性花,聚繖花序,繖房狀排列,花序叢狀,頂生,自莖端伸出,花梗長約二至五公釐,花萼筒狀,先端四齒裂,與子房合生,花冠高腳碟形、高腳盆形,開放時徑約一、二公分,輻射對稱,花紅色,冠筒長筒狀,長十五至二十五公釐,單瓣花,花瓣四枚,卵形,長約五至八公釐,先端鈍或微尖,雄蕊四、五枚,著生於花冠筒喉部,與花冠裂片互生,花絲短,花藥伸出冠筒外,雌蕊心皮二枚,合生,柱頭二裂,子房下位,子房二室,中軸胎座,核果,漿果狀,球形、近球形,熟果紅、紅黑色,甚少結實。
近似物種
台灣觀賞之仙丹花依植株大小分為「大仙丹花系」、「矮仙丹花系」品系十分繁多。
基本資料
學名:Ixora × williamsii 'Sunkist' (豔陽矮仙丹花:紅色)
簡誌:無描述。
別名:豔陽細葉仙丹花、豔陽小葉仙丹花
原產地: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180428 斑葉六月雪 花
近似物種
園藝栽培種之斑葉六月雪(Serissa foetida 'Variegata')與金邊六月雪(Serissa foetida 'Aureo-marginata')相似,均是具斑葉之品種,故常混稱,難以區別,或許金邊六月雪斑紋較偏淡黃色澤,至於斑紋面積,兩者均受氣候、栽植條件、日照而變化。
基本資料
和名:フイリハクチョウゲ<斑入りハクチョウゲ><Serissa japonica 'variegata'>
學名:Serissa japonica 'variegata'
簡誌:無描述。
別名:斑葉六月雪, 金邊六月雪
原產地: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翠山步道 20180421 葉大型,長可達10多公分
主要特徵
瀕臨絕滅植物。名白果雞屎樹,但果實並非白色。
辨別特徵:枝條疏被毛(可見到枝條表皮),果熟時黑紫色或藍紫色。葉表面無毛,葉全背面被毛,側脈網狀,花萼與核果球形。
用途
藥用(治溼熱黃膽症)。
基本資料
學名:Lasianthus chinensis Benth.
簡誌:葉長橢圓形,長14-18 cm,表面無毛,背面被毛,葉基楔形,側脈7-11對,網狀;葉柄長9-15 mm,有溝。花無苞片;萼片約長6 mm;花冠淺粉紅紫色,外面被毛,內面上半部被毛。果黑紫色。
別名:白果雞屎樹, 粗叶木(中國植物誌:Lasianthus chinensis (Champ.) Benth.)
原產地:臺灣瀕臨絕滅植物。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芝山岩 20180407
主要特徵
薄葉雞屎樹,株高1米 左右。小枝光滑或僅疏被伏毛;葉長橢形至狹橢圓形,表面無毛,背面脈上被毛,葉基楔形至鈍形,側脈4-6對,平形。花序有總梗,無苞片;萼片短(約2mm);花徑甚小(僅為琉球雞屎樹之半);花冠白色,外面無毛或僅上部疏被毛,內面上半部被毛。果藍紫色。
用途
藥用(根:補腎活血,行氣袪風,止痛。治風濕腿痛,骨痛。全株、葉:清熱,解毒,除溼)。
基本資料
學名:Lasianthus microstachys Hayata
簡誌:葉長橢圓形至狹橢圓形,或卵形至披針形,長6-11 cm,表面無毛,背面脈被毛,葉基鈍形,側脈4-6對,平行;葉柄長4-6 mm。花序有總花梗,無苞片;萼片約長2 mm;花冠白色,外面被毛,內面上半部被毛。果藍紫色。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景美仙跡岩 2017110 纖花耳草
主要特徵
多年生柔弱披散多分枝草本,高 15~40 公分,全株無毛;枝的上部方柱形,有 4 銳稜,下部圓柱形。葉對生,無柄,薄革質,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 2~5 公分,寬 0.2~0.4 公分,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微下延,邊緣乾後反捲,上面變黑色,密被圓形、透明的小鱗片,下面光滑,顏色較淡;中脈在上面壓入,側脈不明顯;托葉長 0.3~0.6 公分,基部合生,略被毛,頂部撕裂,裂片剛毛狀。花無梗,1~3 朵簇生於葉腋內,有針形、長約 0.1 公分、邊緣有小齒的苞片;萼管倒卵狀,長約 0.1 公分,萼簷裂片 4,線狀披針形,長約 0.18 公分,具緣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長 0.3~0.35 公分,冠管長約 0.2 公分,裂片長圓形,長 0.1~0.15 公分,頂端鈍;雄蕊著生於冠管喉部,花絲長約 0.15 公分,花藥伸出,長圓形,兩端鈍,比花絲略短;花柱長約 0.4 公分,柱頭 2 裂,裂片極短。蒴果卵形或近球形,長 0.2~0.25 公分,直徑 0.15~0.2 公分,宿存萼簷裂片僅長 0.1 公分,成熟時僅頂部開裂;種子每室多數,微小。花期 4~11 月。
基本資料
學名:Hedyotis tenelliflora Blume
簡誌:多年生斜昇草本,下部節處常生根,莖無毛。葉稍肉質,線形至線披針形,長15-45 mm,無毛,單脈,無柄;托葉被粗毛,先端刺毛狀。花1-5朵腋間叢生;花冠白色,無毛;雄蕊冠筒上方著生,突出。
別名:纖花耳草,細葉龍吐珠,狹葉涼喉茶,杉刺,珠仔草(台灣),蝦子草,石楓藥,箭頭草,鐵青草,雞口舌
原產地:廣泛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中國大陸產於廣東、廣西、海南、江西、浙江和雲南等省區;國外分佈於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全島低海拔荒和林內。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