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公園 20210620 菲島玉葉金花

▲新生公園 20210620 菲島玉葉金花,花黃色
主要特徵
半落葉性灌木,株高約 1~2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小枝條伸長,圓柱形,斜上昇或略下垂。葉對生,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中肋及側脈明顯,葉面有波折,革質,有托葉。聚繖花序頂生,小花金黃色,高杯合生呈星形,徑約 1.5~2 公分,花雖美但太小且易早落,而萼片維持較長久,且萼片肥大如葉,五萼片中僅一萼片特別肥大,長 5~10 公分,寬 3~6 公分,上下面均密被白色毛茸,雪白色,我們觀賞的部份實際上是它的萼片。花期在 5~ 10 月。漿果橢圓形,內含多數種子。一般所見的玉葉金花,玉葉是由萼片變化為白色有柄的葉子,藉以吸引傳播媒介,傳播花粉。而玉葉的變化,因種類的不同 ,因而有了紅色、粉紅色。
近似物種
原產菲律賓。花小呈散狀花序。菲律賓的花萼基本上都是白色,雜交後的品種有桃色與紅色等等。
Mussaenda erythrophylla(ヒゴロモコンロンカ)為非洲種,花苞為紅色居多。
Mussaenda philippica ‘Queen Sirikit’(クイーン・シルキット),為白色居多的菲律賓種的雜交。
基本資料
和名:フィリッピカ<M philippica>(philippica:フィリピン原産)
學名:Mussaenda philippica
簡誌:無描述。
別名:白紙扇 雪萼花
原產地:西非、熱帶地區、菲律賓;台灣於 1970 年間引進栽植。
進入閱讀更多...

▲新生公園 20201219 重瓣繁星花

▲新生公園 20201219 重瓣繁星花,花序
主要特徵
莖直立,通常呈現綠色,較接近根部地方則呈現褐色,株高約 30~60 公分,表面長有細小茸毛。葉對生呈長披針形,全株表面被有細茸毛。花呈聚繖花序排列,開於莖頂或腋芽頂端。小花呈筒狀,花冠五裂呈星形。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花期春末至夏季。顏色有紅、紫、粉紅、白色等。果實為蒴果。品種有緋紅繁星花、條紋繁星花等園藝品種。
基本資料
學名:Pentas lanceolata (Forsk.) Schum.
簡誌:無描述。
別名:雨傘花, 星形花, 草本仙丹花
原產: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阿拉伯等地。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魚蕨步道 20201111 琉球雞屎樹

▲魚蕨步道 20201111 琉球雞屎樹,花序與花,特點在於花萼
主要特徵
灌木,高 1~2 公尺,幼枝初被細毛,後平滑。葉有柄,略革質,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7~11公分,寬 2~3.5 公分,先端漸尖,銳基,表面光滑,背面略被短毛,側脈 5~6 對,小脈略平行。萼裂片 5,線狀披針形,花冠白色,5裂,外被疏毛,內被白毛。核果球形,徑 0.5~0.6 公分,成熟時碧藍色,內含種子 5~6 粒。
近似物種
小枝毛多,葉背類多被毛:圓葉、柯氏、台灣及毛雞屎樹。
圓葉:葉左右不相等
台灣:葉柄有溝,萼片淺褐色,花萼萼片裂至 1/2
柯氏:葉柄平滑,萼片淺黃色,花萼萼片裂至 2/3。
毛:葉全表面被粗毛
葉表面無毛,葉全背面被毛:白果、希蘭山、雞屎樹
白果:側脈網狀,花萼與核果球形
希蘭山:葉柄無溝,托葉長7-8mm
雞屎樹:葉柄有溝,托葉長3-6mm
小枝毛少,葉背通常僅在葉脈上見毛:薄葉、小葉及琉球。
薄葉:葉先端長驟凸漸尖,花序有總花梗
小葉:葉先端尾狀漸尖,花序無總花梗,花冠外面被毛,葉基通常鈍形
琉球:葉先端尾狀漸尖,花序無總花梗,花冠外面無毛,葉基通常楔形
基本資料
和名:リュウキュウルリミノキ(琉球瑠璃実の木)<Lasianthus fordii Hance var. fordii>
學名:Lasianthus fordii Hance
簡誌:葉長橢圓形至狹橢圓形,或卵形至披針形,長6-16 cm,表面無毛,背面脈上被毛,葉基通常楔形,側脈4-9對,平行、分叉或網狀;葉柄長5-12 mm。花無苞片;萼片約長2 mm;花冠白色或淺粉紅色,外面被毛,內面上半部被毛。
別名:罗浮粗叶木(中國植物誌:Lasianthus fordii Hance)
原產地:中國大陸南部,琉球,日本,菲律賓及台灣。台灣全島低海拔約 300~1,000 公尺山區的闊葉林下,較為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01101 涼喉茶,花
主要特徵
草本。找遍了青草茶的處方,怎麼樣都找不到,原來它就叫做:涼喉茶。但是跟中藥藥方似乎沒有一點關係。
基本資料
和名:ハシカグサ(麻疹草)<Neanotis hirsuta (L.f.) W.H.Lewis>
學名:Neanotis hirsuta (L. f.) W. H. Lewis
簡誌:一年生匍匐性草本,節處通常生根。葉卵形至長橢圓卵形,長15-35 mm,表面疏被粗毛,背面脈被粗毛,側脈3-5對,明顯。托葉先端3-5刺毛。花腋生,單生無柄或2-10朵叢生有總花梗,白色。
別名:薄葉新耳草、薄叶新耳草<中国植物志:Neanotis hirsuta (Linn. f.) Lewis>
原產地:中國、中南半島、印度、日本(變種)和朝鮮有分布。台灣全島低海拔具陰蔽的草地。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01024 苞花蔓

▲三貂嶺 20201024 苞花蔓,花
主要特徵
草本。花腋生,約1cm大小,花期6-7月。果期 5~10 月。
多年生匍匐性草本。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 1~4 公分,被毛;葉片長 1.5~3 公分,寬 1.5~3 公分,心狀圓形,葉基心形,葉尖鈍圓形,葉緣全緣,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光滑或葉脈被短柔毛。花單一,頂生,具花梗,梗長 1.5~2 公分;苞片 2 片;花萼 5 裂,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長漏斗形,4~5 裂,喉部光滑;雄蕊 4~5 枚,著生冠筒中部;花柱長約 0.6 公分,藏於冠筒中;柱頭 2 裂。果實為核果,肉質,徑 0.6~0.8 公分,成熟時紅色;種子 2 粒。
基本資料
學名:Geophila herbacea (Jacq.) Kuntze
簡誌:葉圓形,長20-26 mm,基部心形,表面無毛,背面脈上有毛;葉柄1-7 cm長。花頂生;萼片及花瓣通常各4。果熟時紅色。
別名:愛地草(拉丁學名意譯而來)、出山虎、邊耳草
原產地:熱帶地區。台灣分佈於全島低海拔山區林下及路旁,最高可達 1,000 公尺。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雞屎藤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雞屎藤,花。捏了雞屎藤的花後,會有類似雞屎的氣味產生。
主要特徵
多年生木質草本,搓揉後有臭味。核果。 全草有如雞屎之特異氣味,故名雞屎藤。花期 4~5 月。
雞屎藤為多年生草質藤本,屬陽性植物,生性強健,喜溫暖多濕的環境,耐旱,全株具臭屎味;莖纖細,平滑,纏繞性。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 1~6 公分;葉片長 3~11 公分,寬 1.5~5 公分,披針形或卵形,葉基圓形或心形,葉尖銳形,上下表面均無毛;托葉三角形,脫落性。花序為二至三回分歧圓錐狀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花萼筒長約 2 公分,5 齒裂,裂片短;花冠筒長 1~1.3 公分,外面白色,密被柔毛,內面紫色,被長絨毛;雄蕊 5 枚,不等長;花絲絲狀,下端和冠筒合生,上端分離;子房 2 室,胚珠單立,柱頭 2 叉。果實為核果,徑約 0.5 公分,球形,油亮。雞屎藤分佈之普遍令人咋舌,菜園籬笆、平野、林緣,甚至海岸附近都找得到。
用途
藥用(全草:袪風利濕,消食化積,消炎止咳,活血止痛。治黃疸,積食飽脹,經閉,痢疾,胃氣痛,風濕疼痛,泄瀉,肺癆咳血,頓咳,消化不良,小兒疳積,氣虛浮腫;外用治皮膚炎,溼疹,瘡瘍腫毒,毒蛇咬傷,毒蟲螫傷;汁液:治毒蟲螫傷,凍瘡)。
基本資料
和名:ヘクソカズラ(屁糞蔓/屁臭蔓)<Paederia foetida L.>
學名:Paederia foetida L.
簡誌:屬特徵-多年生木質草本,搓揉後有臭味。葉對生或三枚輪生,羽狀脈;托葉葉柄間,早落。頂生或近頂生圓錐狀聚繖花序,最先端的花枝常捲曲;花萼鐘形,5裂,宿存;花冠高杯形,外面白色,裂片5,苞時鑷合狀;雄蕊冠筒著生,內藏;子房二室,每室一胚珠,柱頭卷曲。核果。 種特徵-葉卵形,卵狀長橢圓形,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有毛至無毛。花冠喉部紅紫色。
別名:仁骨蛇, 女青, 牛皮凍, 臭腥藤、鸡矢藤、解署藤、女青、牛皮冻、毛鸡屎藤、狭叶鸡矢藤、疏花鸡矢藤、毛鸡矢藤<植物智:Paederia foetida L.>
原產地:日本、韓国、中国、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柬埔寨、緬甸、老撾、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ヘクソカズラ)。台灣分布全島低至中海拔地區,普遍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龍洞岬海岸 20200919 巴西擬鴨舌癀

▲龍洞岬海岸 20200919 巴西擬鴨舌癀,花序
主要特徵
一或二年生草本。全體生白剛毛,莖方形柔弱,伏生斜上,多分枝。花果期於夏季,花白色,花冠 4~6 裂,雄蕊4至6枚;雌蕊心皮2枚,合生;柱頭3裂。蒴果。
莖長達 100 公分,很像斷節破得力。葉對生,長 1~2.5 公分,寬 0.5~1.5 公分,橢圓形,先端銳尖或鈍,具剛毛,托葉鞘廣闊,邊緣具針狀細裂。花頂端腋生於葉軸上或花軸上,有 4 枚總苞片,2 枚較大, 2 枚較小,並具射出脈,花白色,花冠 4~6 裂,漏斗狀筒形,雄蕊與裂片同數互生,花萼 4~6 深裂,宿存,小花 10 朵左右,長約 0.8 公分,子房多為 3 室,每室 1 胚珠。果常裂成 3 瓣,3 枚種子,褐色,疏被鱗片狀物,略為橢圓長 0.5 公分。
近似物種
「擬鴨舌癀(Richardia scabra)」與「巴西擬鴨舌癀(Richardia brasiliensis)」相似,「巴西擬鴨舌癀」的分果被面被小乳突與星狀毛,正面光滑,中央具縱脊。
基本資料
學名:Richardia brasiliensis Gomes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巴西。台灣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地區向陽之路旁、砂質地、荒地等。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屯山 20200802 早田氏蛇根草

▲大屯山 20200802 早田氏蛇根草,果實上有疣狀突起
近似物種
台灣共四種蛇根草:蛇根草、白花蛇根草、早田氏蛇根草及小花蛇根草。
蛇根草與早田氏蛇根草關鍵在於「花萼」與「果實」上的瘤狀物(疣狀突起):
蛇根草「花萼」與「果實」光滑,早田氏「花萼」與「果實」可見瘤狀物。
基本資料
學名:Ophiorrhiza hayatana Ohwi
簡誌:葉長橢圓披針形至長橢圓倒披針形,長8-16 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漸狹,無毛;葉柄長1-2 cm。花冠喉部被毛。
別名: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200503 梔子花的花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廣披針形至倒卵形的葉子對生或3葉輪生,葉片革質全緣,先端和基部鈍形,表面翠綠有光澤;春夏開白色花,頂生或腋生,有短梗,極芳香;漿果卵形,黃色或橙色。
近似物種
園藝品種種類繁多:
Gardenia augusta(黃梔花)
Gardenia jasminoides(梔子花、黃梔花)
Gardenia、Cape Jasmine(重瓣梔子花)(註:重瓣不會長果實)
...等。
基本資料
注音:梔(ㄓ)子花
日本語:クチナシ<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園芸品種<コクチナシ、マルバクチナシ、ヤエクチナシ>
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 (梔子花、黃梔花)
簡誌:葉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9.5-14.7 cm,無毛。花白色。(引用:山黃梔)
別名:木丹、鮮支、卮子、越桃、水橫枝、支子花、枝子花、山梔花、黃雞子、黃荑子、黃梔子、黃梔、黃梔花、山黃梔、玉荷花、白蟾花、玉堂春、栀子(中國植物誌: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原產地:中國、日本、越南。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坪頂古圳 20191229 刺果豬殃殃,在低海拔地區發現,在馬路邊的圍牆上
主要特徵
草本。藥草界稱之為拉拉藤(具倒鉤,會勾人褲管)。根據簡誌,台灣有10種不同的豬殃殃。全草可作牛、馬的飼料,但豬食之則病,故名「豬殃殃」。
刺果豬殃殃為多年生草本,屬於陰性的植物,大多生長於森林下陰濕的地方,尤喜長於多腐植質的林土中;莖多匍匐於地面,無毛,莖節處常有根生出,小枝呈四方形、細長。葉 4~6 枚輪生於一處,倒披針形至長橢圓形、無柄,長 1~1.5 公分,寬 0.25~0.4 公分,先端圓鈍、基部漸狹、邊緣呈稀疏鋸齒,表面散生有稀疏的毛茸,背面光滑無毛、僅中肋稀被毛。花白色,多數且細小,呈頂生的聚繖花序、具有花柄;花柄長 0.4~0.5 公分;花萼筒為卵形,長 0.5~0.6 公分,密佈有鐮刀狀毛、裂片不明顯;花冠輪狀,徑約 0.2 公分,有 4 裂,裂片卵形,長 0.1~0.15 公分,寬 0.05~0.06 公分,先端鈍;雄蕊 4 枚,與花冠裂片互生,長 0.04~0.06 公分;花柱長約 0.1 公分、2 裂、柱頭頭狀;子房密佈有鉤毛。果實呈雙子狀、圓形,滿佈著肉質的刺,這種刺我們用肉眼幾乎無法看到,必須用擴大鏡或顯微鏡才能察覺出來,因此被稱之為鉤毛;常依附著動物或人的衣物上,這是植物散佈種子的方法。花期較長,約六月至七月間開花,可持續 15~20 天左右。果實則於九月至十一月間成熟。
近似物種
琉球豬殃殃:莖無毛。葉4枚輪生,見於海邊沙灘,植株甚小。
豬殃殃:葉5-8枚輪生,枝條具倒鉤刺。匍匐性草本。分布區從低海拔到中海拔。
刺果豬殃殃:葉 4~6 枚輪生於一處,倒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莖無毛。
用途
根可作紅色染料,種子可作咖啡的代用品,全草藥用,清熱解毒(特生中心資料)。
基本資料
注音:刺果豬殃殃(ㄧㄤ)
學名:Galium echinocarpum Hayata
簡誌:匍匐性草本,莖無毛。葉4-6枚輪生,倒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14-20 mm,疏鋸齒緣,表面疏被毛,背面僅中肋稀被毛。花白色。果密被鉤毛。
別名:台灣拉拉藤、刺果猪殃殃<植物智:Galium echinocarpum Hayata>
原產地:台灣一般生長於中北部高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