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錦樹

2025/03/29 12:32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水錦樹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水錦樹,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水錦樹,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水錦樹,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水錦樹,花序與花

主要特徵


株高二至十五公尺,枝條密被毛,小枝圓柱形,被鏽色硬毛,木材淡黃色,單葉對生,葉寬橢圓形、長橢圓形、橢圓形、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卵形,端部銳尖、短銳尖狀漸尖、突漸尖,基部漸尖、楔形或短尖,全緣葉,葉長七至二十六公分,寬四至十四公分,葉紙質,葉表面散生短硬毛、疏被直柔毛或近無毛,稍粗糙,在脈上有鏽色短柔毛,葉背面密被灰褐色柔毛,葉面灰綠,羽狀脈,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八至十二對,彎拱向上,近邊緣處消失或與小橫脈連結,托葉著生於葉柄間,托葉圓形,寬約小枝的二倍,基部寬,上部擴大呈圓形,反折,宿存,有硬毛或近無毛,葉柄長五至三十五公釐,密被鏽色短硬毛,聚繖花序,排列呈圓錐狀,頂生,常數枚簇生,花序長,花序梗,被灰褐色硬毛,分枝廣展,總花梗具毛茸,無花梗,小苞片線狀披針形,約與花萼等長或稍短,被柔毛,花萼鐘形、壺形,長一、二公釐,淺綠色,先端四、五裂,裂片與萼管等長或近等長,萼裂片卵狀三角形,截斷狀,被灰白色長硬毛、緣有疏長毛或平滑,與子房合生,花冠漏斗狀,花小,長三、四公釐,花多數,花白、淡黃、黃綠色,外面無毛,喉部有白色硬毛,先端四、五裂,裂片披針形,長約一公釐,遠比冠管短,苞時覆瓦狀排列,開放時外反,雄蕊於筒口處著生,與花冠裂片互生,四、五枚,花絲很短,花藥橢圓形,長一公釐以下,稍伸出,雌蕊心皮二枚,合生,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稍長,開時反捲,柱頭二裂,常伸出,子房下位,子房二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球形,直徑一、二公釐,二瓣裂,被短柔毛,種子小而多數,有翼。

近似物種


近似的水錦樹屬:
水錦樹:葉背及花梗密被毛。
水金京:葉背及花梗無毛或近無毛。托葉三角形,直立,花淺黃白色。
呂宋水錦樹:葉背及花梗無毛或近無毛。托葉橢圓形,常反捲,花白色。

用途


蝴蝶食草(單帶蛺蝶幼蟲)。藥用(根:袪風除濕,散瘀消腫。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葉:止血生肌。外用治外傷出血,瘡瘍潰爛久不收口;全株:治膀胱濕熱,小便淋痛,風溼痹痛,燒燙傷)。

基本資料


學名:水錦樹
簡誌:枝條、葉背、花梗密被毛。葉長橢圓形至橢圓形,長10-27 cm,表面疏被直柔毛或近無毛;托葉圓形,反捲,長5-11 mm。花近無柄,白色。
別名:水金京、水錦木、水魂仔、水金定、毛水錦樹、假雞納樹、紅木、豬血木、雙耳蛇、黃麖芽、特牙馬力(排灣)
原產地:原產於台灣、琉球、中國。台灣全島中低海拔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狗骨仔

2025/03/21 12:51


▲台北植物園 20250321 狗骨仔


▲台北植物園 20250321 狗骨仔,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1 狗骨仔,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21 狗骨仔,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狗骨仔,花正面,開花時花瓣會反捲,具有四深裂的特性,柱頭 2 分裂;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互生。


▲台北植物園 20250321 狗骨仔,花側面,開花時花瓣會反捲,具有四深裂的特性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狗骨仔,樹枝,細枝灰白、對生,老幹有明顯裂紋

主要特徵


常綠小喬木或小灌木。葉對生,長橢圓形,長 7~15 公分,寬 3~6 公分,先端尾狀銳尖,基部鈍,革質或厚紙質,全緣;托葉三角形。腋生繖房花序;花萼 4淺裂;花冠黃白色,4 深裂,開時反捲;子房 2 室,各室 2 胚珠;柱頭 2 分裂;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互生。漿果球形,徑 0.6~0.8 公分,紅熟。花期 4~8 月,果期 5 月至翌年 2 月。

用途


質地密緻堅硬,加工容易,頗適雕刻,為良好的製印章、筷子、飯匙、拐杖、扁擔及雕刻工藝品之材料,其中並以狗骨仔拐杖最為有名。
咖啡代用品:果實去皮,炒焦研成粉可代替咖啡飲用,因狗骨仔和咖啡同屬茜草科的成員,物性相近。
藥用(效用:根:消腫散結,解毒排膿。治瘰癧,背癰,頭癤,跌打損傷)

基本資料


學名:Tricalysia dubia (Lindl.) Ohwi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大陸華南及琉球。台灣全境中低海拔 300~1,000 公尺山麓低地原生闊葉樹林內混生。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咖啡樹

2025/02/26 12:01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咖啡樹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咖啡樹,花與花序(漸熟)


▲大埔農場 20250216 咖啡樹,果實與種子,將果實的果肉與果肉分離後,一顆果實裡面會得到兩瓣種子,上頭有種皮與膠質


▲A.PAO designSTUDIO 20250226 咖啡豆去除種皮,經過水洗或是日曬的製程,經過挑選進入烘焙的咖啡豆,最終會成為我們飲用的咖啡豆,一般有分兩種咖啡豆,味道與香氣較溫順的水洗豆(豆子中間沒有明顯白線),以及味道與香氣反差較濃郁的日曬豆(豆子中間會有白線),照片的咖啡豆為四進咖啡 陳先生所提供。

主要特徵


咖啡的種植首次發現於非洲衣索比亞,最早的可信證據出現於15世紀葉門的蘇菲主義,咖啡樹有許多種類多樣性與系品種。咖啡普遍分為兩種:備受推崇的小果咖啡(阿拉比卡)及顆粒較粗和酸味較低而苦味較濃的中果咖啡(羅布斯塔)。

近似物種


阿拉比卡咖啡(小果咖啡):Coffea arabica L.
賴比瑞亞咖啡(大果咖啡):Coffea liberica W. Bull ex Hiern
羅布斯塔咖啡(大葉咖啡):Coffea canephora Pierre ex A.Froehner

用途


咖啡是人類社會流行範圍最為廣泛的飲料之一,也是重要經濟作物,其為全球期貨貿易額度第二高(最高為石油)。飲用(果實含有膠質,採收後送入脫肉機,脫去果皮果肉,再發酵脫除膠質,僅存種子稱咖啡豆。再用脫殼機脫除種子果殼,並經磨光機磨去銀膜,並磨光豆面,再焙炒研末,既成精製咖啡)。

基本資料


學名:Coffea arabic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南亞、東亞和太平洋諸島等。外來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豬殃殃

2025/01/31 12:48


▲湖山國小 20250131 豬殃殃


▲湖山國小 20250131 豬殃殃,葉表


▲湖山國小 20250131 豬殃殃,葉背


▲湖山國小 20250131 豬殃殃,花,直徑寬約 0.15cm


▲湖山國小 20250131 豬殃殃,果實,約0.2-0.3cm


▲湖山國小 20250104 豬殃殃,莖具倒刺。

主要特徵


豬殃殃,匍匐或斜昇草本;莖具倒刺。葉5-8枚輪生,倒卵形至倒披針形,主脈單一,葉長15-27mm,葉緣疏被倒鉤刺。花黃白色。果被鈎毛。匍匐性草本。分布區從低海拔到中海拔。

多枝、蔓生或攀緣狀草本,通常高 30~90 公分;莖有 4 稜角;稜上、葉緣、葉脈上均有倒生的小刺毛。葉紙質或近膜質,6~8 片輪生,稀為 4~5 片,帶狀倒披針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 1~5.5 公分,寬 0.1~0.7 公分,頂端有針狀凸尖頭,基部漸狹,兩面常有緊貼的刺狀毛,常萎軟狀,乾時常捲縮,1 脈,近無柄。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少至多花,花小,4 數,有纖細的花梗;花萼被鉤毛,萼簷近截平;花冠黃綠色或白色,輻狀,裂片長圓形,長不及 0.1 公分,鑷合狀排列;子房被毛,花柱 2 裂至中部,柱頭頭狀。果乾燥,有 1 或 2 個近球狀的分果爿,直徑達 0.55 公分,腫脹,密被鉤毛,果柄直,長可達 2.5 公分,較粗,每一爿有1顆平凸的種子。花期 3~7 月,果期 4~11 月。

近似物種


琉球豬殃殃:莖無毛。葉4枚輪生,見於海邊沙灘,植株甚小。
豬殃殃:葉5-8枚輪生,枝條具倒鉤刺。匍匐性草本。分布區從低海拔到中海拔。
刺果豬殃殃:葉 4~6 枚輪生於一處,倒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莖無毛。

用途


藥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散瘀;治淋濁、尿血、跌打損傷、腸癰、癤、中耳炎等。

基本資料


注音:豬殃(ㄧㄤ)殃(ㄧㄤ)
學名:Galium spurium L. f. vaillantii (DC.) R. J. Moore
簡誌:無描述。
別名:拉拉藤<植物志:Galium spurium L.
原產地:中國、日本、北韓、俄羅斯、印度、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歐洲、非洲、美洲北部等地區均分佈。生於海拔20-4600公尺的山坡、曠野、溝邊、河灘、田中、林緣、草地。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光葉鴨舌癀舅

2024/12/30 12:22


▲台北植物園 20241230 光葉鴨舌癀舅


▲台北植物園 20241230 光葉鴨舌癀舅,側面


▲台北植物園 20241230 光葉鴨舌癀舅,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230 光葉鴨舌癀舅,花(花徑約2 mm)

主要特徵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株高20-50公分;莖直立或斜上,四方形;單葉,對生,狹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3-5公分,寬0.8-1.2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全緣,近無柄;花多數密集,頂生或腋生;花萼4裂;花冠白色,4裂,基部被毛,柱頭2裂;雄蕊4枚;蒴果卵圓形,被軟毛;種子橢圓形,具網紋,內側有1溝槽。

基本資料


學名:Spermacoce assurgens Ruiz & Pavon
簡誌:無描述。
別名:光葉鴨舌癀、光叶丰花草<植物志:Spermacoce remota Lam.
原產地:熱帶美洲;近年來(馴化)於台灣。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繖花龍吐珠

2024/10/06 12:18


▲大埔農場 20241006 繖花龍吐珠


▲大埔農場 20241006 繖花龍吐珠,葉表


▲大埔農場 20241006 繖花龍吐珠,葉背


▲大埔農場 20241006 繖花龍吐珠,花

主要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株纎細,莖多分枝,無毛或被疏細毛,枝條具四稜,直立或斜生,高 15~30 公分。葉對生,無柄或具短柄;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 1.5~3 公分,寬 0.15~0.35 公分,細剛毛縁,微向背捲曲;托葉小,膜質,合生成鞘狀,長 0.1~0.15 公分,截頭,頂端具短刺毛。花腋生,普通為 2~5 朵排列成繖房花序,偶而單生,總花梗長 0.5~2 公分;花萼廣卵圓形,長約 2.5 公分,先端 4 齒裂,外被細柔毛;花冠漏斗狀,白色或淡紅色,長 0.25 公分,先端 4 裂;雄蕊 4 枚,著生於裂片間;子房 2 室,花柱線狀,伸出花冠外。蒴果圓球形,徑約 0. 25 公分,室背開裂,萼宿存。種子細小,多數。

用途


藥用(全草:清熱解毒。治高熱,瘧疾,腸癰,闌尾炎,腫毒,扁桃腺炎,咽喉炎,氣管炎,泌尿系感染,燙傷,跌打損傷,毒蛇咬傷)。花期 7~9 月,果期 9~10 月。

基本資料


英文名:flat-top mille graines
和名:タマザキフタバムグラ(玉咲き双葉葎)<Hedyotis corymbosa (L.) Lam.>
學名:Hedyotis corymbosa (L.) Lam.
簡誌:一年生直立或斜生草本,莖無毛或稜處被毛。葉線狀披針形,長10-35mm,無毛,細剛毛緣,單脈,近無柄;托葉先端具3-5不等長刺毛。花1-8朵聚繖花序,具明顯總花梗;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喉部有毛;雄蕊著生在冠筒近基部。
別名:珠仔草, 繖房花耳草, 繖花龍吐珠、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 (L.) Lam.>
原產地:中國大陸東南、西南各地,非洲,美洲等熱帶地區。台灣全境農園、濕潤地散見羣生。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風箱樹

2024/06/30 12:49


▲台北植物園 20240630 風箱樹,果實


▲台北植物園 20240630 風箱樹,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630 風箱樹,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0630 風箱樹,樹幹

主要特徵


落葉性小灌木,高 1~3 公尺。葉對生或 3 枚輪生,革質,卵形或橢圓形,漸尖頭,柄紅色;托葉生於葉柄間。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2 或 3 枚輪生,;花多數,花小,無柄,具香味,長筒狀,先端 4 裂,白色;雄蕊內藏;花柱長而伸出;萼瓣及雄蕊均為 4 枚;雌蕊花柱超出花冠,柱頭單一,淡黃色。

果實為由多數小分果所組成的聚合果,成熟時會開裂;種子先端被有白色海棉狀的假種皮。花期每年 5~7 月。

用途


蜜源植物。藥用(根和花序: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腸炎腹瀉等)。早期是先民重要的護堤植物。

培育方式


繁殖多以扦插為主,種子的存活率十分不高。

基本資料


和名:タニワタリのキ(谷渡りの木)、人工衛星の木
學名:Cephalanthus naucleoides DC.
簡誌:屬特徵:灌木至小灌木。葉對生,薄革質,羽狀脈;托葉葉柄間,三角形,先端有腺點。頂生球形頭狀花序,有時頭狀花序再總狀排列;花具托苞;花萼筒狀,4-5裂花冠長漏斗狀,花瓣片4,苞時覆瓦狀;雄蕊著生於喉部,突出;柱頭頭狀,花柱突出花冠甚多,子房2室,每室1胚珠。聚合果,小分果不開裂;種子具假種皮。 種特徵:葉長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8-12 cm,表面無毛,被面被微毛,葉緣微波狀;葉柄8-18 mm長,有溝。花萼長3-4 mm;花瓣白色,長9-12 mm。
別名:水芭藥、風箱樹、珠花樹、风箱树、马烟树、水杨梅<植物智:Cephalanthus tetrandrus (Roxb.) Ridsd. et Badh. F.>
原產地:中國南部、印度、緬甸及台灣。台灣北部低海拔平野。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稀少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玉葉金花

2024/04/08 12:45


▲陽明山 20240608 台北玉葉金花


▲陽明山 20240608 台北玉葉金花,葉表


▲陽明山 20240608 台北玉葉金花,葉背


▲陽明山 20240608 台北玉葉金花,果實為漿果,側面


▲陽明山 20240608 台北玉葉金花,果實為漿果,上方側,先端截斷狀,成熟時紫黑色


▲陽明山 20240608 台北玉葉金花,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的藤狀的莖

主要特徵


藤本狀小灌木,不具乳汁,小枝蔓延,具多數分枝,初時被柔毛,成長後脫落。小枝略有短柔毛。單葉,對生,有短柄,橢圓形至闊卵形。雌雄同株;花冠漏斗形,雄花中具有雄蕊 5 枚及短短的退化花柱,花期 4~5 月。果實為漿果,橢圓形,成熟時紫黑色。

1939年日人正宗嚴敬將台灣北部葉狀萼片缺如的玉葉金花種類發表為 1 新種,台北玉葉金花(Mussaenda taihokuensis Masam.)。台北玉葉金花為蔓性灌木,小枝略有短柔毛。單葉,對生,有短柄,橢圓形至闊卵形,長 5~12 公分,寬 2~5 公分,先端漸尖,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鈍至銳,托葉成對,撕裂狀。聚撒花序預生,單性花,雌雄同株;花冠漏斗形,雄花中具有雄蕊 5 枚及短短的退化花柱,雌花中具有細長的二叉狀花柱,但沒有雄蕊;玉葉金花屬花序中邊生花的花萼裂片中的一枚特別大型花瓣狀萼片,常缺如。果實為漿果,橢圓形,長 0.8~1 公分,寬 0.6~0.75 公分,先端截斷狀,成熟時紫黑色;種子多數,甚小。

用途


藥用(根、莖:消熱解暑,涼血解毒:根:清熱利濕,固肺滋腎,和血解毒。治肺熱咳嗽,腰骨酸痛,腎炎,瘧疾發熱;莖、葉:解表清暑,活血化瘀,利水止腫。治感冒,中暑,咳嗽,咽喉炎,胃腸炎,泄瀉,痢疾,腎火水腫,溼熱小便不利,瘡瘍膿腫,跌打毒蛇咬傷)。

培育


種子繁殖。屬陽性植物,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

基本資料


和名:ムッサエンダ・タイホクエンシス<Mussaenda taihokuensis>
學名:Mussaenda taihokuensis Masam.
簡誌:無描述
別名:小玉叶金花<植物智:Mussaenda parviflora Miq.(原:Mussaenda taihokuensis Masam.)>
原產地:台灣固有種。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拎壁龍

2024/03/03 12:41


▲陽明山 20240303 拎壁龍


▲陽明山 20240303 拎壁龍,葉表


▲陽明山 20240303 拎壁龍,葉背


▲陽明山 20240303 拎壁龍,果序,果實綠白色

主要特徵


常綠性攀緣亞木質藤本灌木,莖下側具氣根,藉以攀爬。葉十字對生,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鈍,基部銳,全緣,革質,長 2~5 公分,寬 1~2 公分。繖房狀聚繖花序頂生,花多數,綠白色,兩性,異形花柱;花冠白色,長 0.4~0.5 公分, 5 裂。花期在春季,常吸引許多蝴蝶飛來吸蜜。核果,漿質,圓形或橢圓形,果實成熟時由綠轉白。繁殖可用播種、分株或扦插。

基本資料


和名:シラタマカズラ(白玉蔓)<Psychotria serpens L.>
學名:Psychotria serpens L.
簡誌:葉長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2-5 cm,先端銳尖。花綠白色,兩性,異形花柱;果白色。
別名:白珠藤。風不動藤。
原產地:中國華南、印度、琉球、日本及台灣。台灣各地山地森林內樹幹上或陰涼處石壁上。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蛇根草

2023/02/18 12:13


▲二子坪 20230218 集體長在大石頭上的蛇根草


▲二子坪 20230218 蛇根草,葉表


▲二子坪 20230218 蛇根草,葉背


▲二子坪 20230218 蛇根草,花,正面側


▲二子坪 20230218 蛇根草,花,側面

主要特徵


蛇根兩字指植物根莖橫臥在地上如蛇狀。盛花期 4~5 月,白色漏斗星狀花,又叫荷苞花,雪裡開花。

常綠多年生草本。蛇根草的花有兩型:花藥(雄蕊)凸出型與花柱(雌蕊)凸出型,茜草科植物的這種現象是兩性花避免自花授粉的優生學演化,稱之為異型花柱(heterostyly)。

近似物種


台灣共四種蛇根草:蛇根草白花蛇根草早田氏蛇根草及小花蛇根草。

台灣本島常見的蛇根草有早田氏蛇根草(Ophiorrhiza hayatana Ohwi.)、蛇根草(又叫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 Bl.)和白花蛇根草(Ophiorrhiza pumila Champ. ex Benth.)等 3 種,小花蛇根草(Ophiorrhiza kuroiwae Makino)主要產於蘭嶼、綠島,台灣僅少數分布於恆春半島。蛇根草葉基漸尖,若歪斜像彎刀葉則是早田氏蛇根草(O.hayatuna),另一個更明顯的差別是花萼上是否具有瘤狀物,區別蛇根草與早田氏蛇根草關鍵在於花萼上的瘤狀物,蛇根草花萼光滑,而早田氏蛇根草的花萼則有瘤狀物。另一種葉小型,7 公分,葉柄及花梗短則是北部常見白花蛇根草(O. pumila)。

白花蛇根草與蛇根草比較:
白花蛇根草:花(葫蘆型)
蛇根草:花大很多,花也較長許多。

用途


藥用(全草:淡、平。效用:全草:止咳袪痰,活血調經。治肺癆咳血,咳嗽痰喘,月經不調;外用治扭挫傷)。

基本資料


和名:サツマイナモリ(薩摩稲森)<Ophiorrhiza japonica Blume>
學名:Ophiorrhiza japonica Blume
簡誌:葉橢圓形至長橢圓披針形,長3-12 cm,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漸狹,變無毛或疏被毛;葉柄長1-3 cm。花冠喉部被毛。
別名:荷苞花、日本蛇根草《植物智:Ophiorrhiza japonica Bl.》
原產地:中國南部、日本、琉球、台灣。台灣全境及蘭嶼,中低海拔山谷林下陰濕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