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

2024/04/06 12:47


▲龍洞灣岬 20240406 象草


▲龍洞灣岬 20240406 象草,葉鞘


▲龍洞灣岬 20240406 象草,圓錐花序,雌雄同株


▲龍洞灣岬 20240406 象草,近基部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 3 公尺,花期 5~9 月。

象草的莖稈扁平,直立,葉片大,長達 60 公分,葉舌由纖毛構成,葉鞘光滑。象草花朵頂生,圓錐花序,雌雄同株,花序長約 15 公分,為黃褐色,花莖長,花被每一小穗有 2 朵小花,雄蕊 3 枚,花藥頂端有毛。是一種常見的野生植物。象草的採種子、扦插、分株方式繁殖。象草的花序摸起來的感覺很好,有柔軟舒適感。

用途


花材。牧草。食用(嫩莖嫩筍,可以採食烹調。稱為『牧草心』)。

基本資料


學名: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
簡誌:多年生;稈直立,高達3 m。圓錐花序長約15 cm。小穗長約5 mm。
別名:紫狼尾草<植物智: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
原產地:非洲。台灣中部及南部平野向陽地;生長在平地至中海拔 1,500 公尺山區之河床、耕地、路旁、荒廢地。歸化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囊稃竹

2023/12/19 12:40


▲台北植物園 20231219 民族植物區外的囊稃竹


▲台北植物園 20231219 囊稃竹,外稃囊狀(雌蕊在外稃外端,像毛毛蟲)

主要特徵


草本。臺灣有 1 種,原始標本採自臺東知本,為本屬植物分布之北限。多年生草本,具向下直伸的短根狀莖。稈叢生,直立,高 40~60 公分。葉鞘壓扁;葉舌截平,具纖毛;葉片寬大,披針形,頂端尖,基部楔形漸窄,具長約 1 公分的葉柄。圓錐花序長達 20 公分,狹窄;小穗單性;雌小穗的第一穎長約 0.1 公分,具 1 脈;第二穎長約 0.16 公分,具 3 脈;外稃囊狀球形,長約 0.45 公分,生短鈎毛,具 9 脈,有橫脈;內稃狹窄,長 0.15 公分,先端 2 裂,具 2 脊;鱗被不存在;柱頭 3 枚;子房具細毛。雄小穗小,穎片具 1 脈,長約 0.15 公分;外稃長約 0.23 公分,卵形,有 7 脈,脈上具纖毛,頂端尖;內稃披針形,與外稃等長,兩脊生微柔毛;雄蕊 6 枚,花藥長約 0.18 公分。花果期 5~7 月。

相關小常識


臺灣最早是由臺灣大學植物系教授許建昌博士於1958年在臺東縣知本附近的天然闊葉樹林下發現並採集,但自許教授發現之後,其後歷經約50年的時間,一直到2007年才又被謝春萬先生在屏東縣恆春鎮關山附近的原始林中發現,不論是在恆春熱帶植物園或是台北植物園,我們能見到的囊稃竹,都是從最初野外帶回的那一單株,利用種子一代一代繁殖而來的。

基本資料


注音:囊稃(ㄈㄨ)竹
學名:Leptaspis formosana C. C. Hsu
簡誌:屬種特徵- 多年生草本;稈實心,高40-60 cm。葉呈二列排列,竹葉狀,平行羽脈間具橫脈,具柄;葉舌前端平截,被短緣毛;葉鞘側扁。穗狀花序排成總狀。小穗單性,具1小花;外稃囊狀,具短鉤毛。
別名:囊桴竹
原產地:台灣僅見於台東知本低海拔森林中。台灣特有種。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嚴重瀕臨絕滅。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蘆竹(臺灣蘆竹)

2022/09/18 12:18


▲陰陽海 20220918 長在岩石上的台灣蘆竹


▲陰陽海 20220918 台灣蘆竹,葉表


▲陰陽海 20220918 台灣蘆竹,葉背


▲陰陽海 20220918 台灣蘆竹,圓錐花序


▲陰陽海 20220918 台灣蘆竹,通常含 3 朵小花,雌蕊心皮一枚,雄蕊的花藥黃褐色;雌蕊心皮一枚,花柱二枚,柱頭羽毛狀

主要特徵


花序為圓錐花序,長 20~30 公分;小穗長 0.4~0.7 公分,通常含 3 朵小花,小花褐色。花期 7-11月。

多年生草本,地下部與竹類一樣,具有發達的根莖。稈常具下垂性,中空。葉片長披針形,基部被又有長絲狀毛,葉舌頂端鬚狀;花序為開展的圓錐花叢,每一小穗由 3 朵小花組成,小花褐色。台灣蘆竹為台灣的特產,全島海拔1,800公尺以下的山區或海邊都是它分布的範圍,蘭嶼和綠島也是它樂於生長的地方。其生長習性與眾不同,在一般的情況下,它總是成群繁生於崖壁、石縫或斜坡間,叢生的稈兒懸垂而下。

用途


掃帚(莖桿含葉)。以前為茅草屋的覆蓋物。

基本資料


和名:ヒナヨシ(ひな葭/台湾オギ)<Arundo formosana Hack.>
學名:Arundo formosana Hack.
簡誌:稈下垂,上端分枝。
別名:臺灣蘆竹、台灣蘆竹、台湾芦竹(中國植物誌:Arundo formosana)
原產地:全島分佈,生長於中至低海拔之潮濕岩壁上。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距花黍

2021/09/05 12:37


▲魚蕨步道 20210905 距花黍


▲魚蕨步道 20210905 距花黍,花

主要特徵


草本。

近似物種


近似的植物:
求米草:小穗叢生,小穗叢沿中軸互生,下位外稃通常具芒。
竹葉草:小穗總狀排列,下位外稃不具芒,稀凸尖。小穗在軸上相隔。

基本資料


注音:距花黍(ㄕㄨˇ)
和名:タイワンササキビ<Ichnanthus vicinus (F. M. Bailey) Merr. >
學名:Ichnanthus pallens (Swart) Munro ex Bentham var. major (Nees) Stieber
簡誌:屬特徵- 葉鞘常掉落;葉舌膜狀。圓錐花序,通常開展。小穗兩側扁壓,於穎下脫落;穎膜質,具龍骨凸,3-5脈;外穎長為小穗之1/2至3/4,銳尖至漸尖;上位小花基盤半圓形至長橢圓形,側面膨大成2外稃基部之膜狀翅狀物,脫落成凹痕;上位外稃亞革質。 種特徵- 一年生;稈細,基部各節生根。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 cm,寬1.-2.5 cm;葉鞘邊緣密被絨毛。圓錐花序長達15 cm。小穗長3.5-5 mm。
別名:
原產地:台灣全省中海拔及低海拔林地遮蔭處。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肯氏柳葉箬

2021/09/05 12:26


▲魚蕨步道 20210905 肯氏柳葉箬


▲魚蕨步道 20210905 肯氏柳葉箬,花

主要特徵


草本。植株匍匐低矮如毯狀,與日本柳葉箬極像,差別在其葉寬約0.7~1cm較日本寬,外穎7~9脈,內穎9~11脈。

基本資料


注音:肯氏柳葉箬(ㄖㄨㄛˋ)
學名:Isachne kunthiana (Wight. & Arn.) Nees ex Steud.
簡誌:無描述。
別名: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5-3 cm,寬7-9 mm,邊緣加厚。花序長3-4 cm。小穗橢圓形;穎上具剛毛;小花相似,無毛或外稃內捲邊緣微被剛毛。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海拔林緣潮濕地及沼澤。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吳氏雀稗

2021/05/30 13:30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吳氏雀稗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吳氏雀稗,花與花序(包含雌蕊與雄蕊)

基本資料


和名:立ち雀の稗(タチスズメノヒエ)<Paspalum urvillei Steud.>
注音:吳氏雀稗(ㄅㄞˋ)
學名:Paspalum urvillei Steud.
簡誌:多年生;根莖短小;稈叢生,無毛。葉片長15-35 cm,寬0.5-1.5 cm,基部有時被毛;葉鞘密佈剛毛。總狀花序10-20枚,長8-15 cm。小穗2至3行排列,長2-3 mm,淡綠色稍帶紫色,邊緣密被長絹毛;內穎3脈,2側脈與邊緣平行;上位外稃革質,邊緣疊抱上位內稃。
別名:吳氏雀稗、絲毛雀稗、丝毛雀稗<植物智:Paspalum urvillei Steud.>
原產地:原產南美。台北北部低海拔路旁、荒廢地及溝渠旁。歸化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短葉黍

2020/11/01 13:02


▲三貂嶺 20201101 短葉黍


▲三貂嶺 20201101 短葉黍,葉表

主要特徵


草本。株高十至五十公分。葉卵形。圓錐狀花序,花序卵狀。花小而不明顯。於穎下脫落,僅第二小花結實。外穎不截頭,長過小穗1/4長度以上。葉片卵形。

基本資料


學名:Panicum brevifolium L.
簡誌:一年生;稈分枝斜生,基部生根。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6 cm,寬1-2 cm;葉舌截形,膜質,頂端一圈毛。圓錐花序卵狀,開展,長5-12 cm,分枝毛細管狀。小穗長約1.8 mm,帶紫色;外穎與小穗約等長,上位外稃具稜,平滑。
別名:短叶黍<Panicum brevifolium L.>
原產地:原產於非洲與亞洲熱帶地區,中國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江西、雲南等省區。台灣全省低海拔丘陵地附近林下、灌叢、步道及水田旁。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棕葉狗尾草(颱風草)

2020/10/09 12:43


▲三貂嶺 20201009 棕葉狗尾草(颱風草)


▲三貂嶺 20201009 棕葉狗尾草(颱風草),花序與花,像是白色毛毛蟲的部分是雄蕊

主要特徵


草本。颱風草葉片常見於葉面具橫斷褶折紋,民間相傳依據褶紋的位置及數目,可預測當年將來臨的時間及次數,故名颱風草。但天候乾燥會影響折痕數目的可能性。

颱風草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稈叢生,高約 50~100 公分,地下莖短。葉片披針形,長可達 40 公分,寬 5~7 公分,具有多數縱向縐褶,能常有橫紋,葉鞘有龍骨。圓錐花序排列疏鬆,長約 40 公分,小穗之間有剛毛混生長約 0.3~0.4 公分,含兩朵小花。花期在夏、秋兩季。

近似物種


相近似的兩種植物:
船仔草:葉子是基生(根生)。體型較颱風草大約一倍。
颱風草:葉子是莖生。體型較小。

基本資料


和名:ササキビ(笹黍)<Setaria palmifolia (J.Ko''nig) Stapf>
學名:Setaria palmifolia (J. Konig) Stapf
簡誌:多年生;根莖短;稈叢立。葉片披針形,長達45 cm,寬2-6.5 cm,摺皺,葉鞘具龍骨。圓錐花序疏鬆,長達40 cm,中軸近無毛。小穗長3-4 mm;內穎長為小穗之半。
別名:棕葉狗尾草、颱風草、棕叶狗尾草、箬叶莩、茅、叶草、雏茅、棕叶草<中国植物志:Setaria palmifolia (Koen.) Stapf>
原產地:原產非洲、廣布於大洋洲、美洲和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全島低海拔山邊靜遮蔭處。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毛花雀稗(達利雀稗)

2020/09/26 15:24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毛花雀稗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毛花雀稗,花序(雌蕊:像毛毛蟲狀;雄蕊:像蝴蝶狀)

主要特徵


根狀莖小,稈叢生,高約五十至一百五十公分,稈直立,粗壯,直徑約五公釐,單葉互生,兩排,葉線形、條形,端部銳尖,基部延伸至桿,葉全緣,葉長十至二十五公分,寬三至十二公釐,葉面綠色,葉面無毛,平行脈,中脈明顯,葉舌膜質,長約一、二公釐,截頭或撕裂狀,葉鞘扁壓狀,具稜脊,葉鞘長於其節間,無毛,鞘口有少數長柔毛,基部者生有白色柔毛,無托葉,無葉柄,完全花,兩性花,下位花,總狀花序,三至十枚相互間距排列著生於主軸上,通常五至七枚,形成大型圓錐花序狀,主軸長四至十公分,花序長約五至八公分,分枝腋間有長柔毛,花莖圓柱形,有節,節間中空,小穗成對,生於穗軸一側,小穗卵形、倒卵形、橢圓形,長約三、四公釐,寬約二、三公釐,覆瓦狀排列,小穗一有柄而另一無柄,小穗柄邊緣微粗糙,長一公釐以下,外穎缺如或甚微小,第二穎(內穎)膜質,背向穗軸,等長於小穗,具七至九脈,表面散生短毛,邊緣具撕裂狀長絹毛,頂端稍尖,上位外稃背向穗軸,鈍頭、圓頭,革質,成熟時褐色,內穎、下位外稃與小穗約等長,成熟後褐色,革質,有光澤,具細點狀粗糙,第一外稃相似於第二穎,邊緣不具纖毛,小花二枚,小而不明顯,於穎下脫落,小花無柄,長於小短軸上,雄蕊三至六枚,雌蕊心皮一枚,花柱二枚,柱頭羽毛狀,子房上位,子房一室,頂生胎座或底生胎座,穎果。

主要特徵


草本。高約五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單葉互生。

基本資料


注音:毛花雀稗(ㄅㄞˋ)
學名:Paspalum dilatatum Poir.
簡誌:多年生;稈叢生;根莖小。葉片長10-25 cm,寬3-12 mm,無毛。總狀花序3-10枚,通常5-7枚,長6-8 cm,穗軸腋間具長柔毛。小穗成對,一有柄另一無柄;內穎膜質,邊緣撕裂狀長絹毛;上位外稃革質,圓頭。
別名:達利雀稗、金冕草
原產地:原產於巴西東南部、阿根廷北部、烏拉圭等南美洲亞熱帶地區。台灣全省低海拔荒廢地,北部常見。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白茅

2020/09/26 14:56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白茅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白茅,種子已經出現了

主要特徵


草本。白茅為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長根莖,密佈鱗片,稈高 25~80 公分;稈直立或斜昇,叢立,通常具 2~3 節,節上有長 0.4~1 公分柔毛。葉片披針形,邊緣通常內捲,基部有毛;葉舌短膜,鈍頭。葉鞘老時在基部常破碎成纖維狀;葉舌長約 l 公分;葉片扁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主脈明顯突出於背面,並向基部漸粗大而質硬,長 50~60 公分,寬 0.2~0.8 公分,背面及邊緣粗糙。總狀花序多數,聚集成緊縮的圓錐花序,長 5~20 公分,寬 1.5~3 公分,分枝短縮密集,基部有時較疏或間斷。小穗圓筒狀,為基盤和穎的白色長絹毛所包住;穎膜質;上位外稃全緣;鱗被缺如;雄蕊 1~2 枚;小穗長約 0.3 公分,基部密生長 1~1.5 公分絲狀柔毛;下位內稃缺如。果實為穎果,橢圓形,長約 0.1 公分,胚長為穎果之半。

用途


固砂植物。
食用(嫩芽、嫩莖、及嫩花穗皆可生食,亦可加糖或鹽食用,根莖可如蘆筍般料理食用,味甜)。藥用(根莖: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麻疹不發,熱病煩渴,吐血,水腫;花:止血定痛。治吐血,衄血,小兒麻痺)。葉片可製蓑衣、蓋房、造紙或作燃料。花果期 5~9 月。

基本資料


和名:チガヤ(茅萱)<Imperata cylindrica (L.) Raeusch. var. koenigii (Retz.) Pilg.>
學名:Imperata cylindrica (L.) P. Beauv. var. major (Nees) C. E. Hubb. ex Hubb. & Vaughan
簡誌:屬特徵- 多年生;長根莖,密佈鱗片;稈直立或斜昇,叢立,通常具2-3節。葉片披針形,邊緣通常內捲,基部有毛;葉舌短膜,鈍頭。總狀花序多數,聚集成緊縮的圓錐花序。小穗圓筒狀,為基盤和穎的白色長絹毛所包住;穎膜質;上位外稃全緣;鱗被缺如;雄蕊1-2枚。 種特徵- 小穗長約3 mm;下位內稃缺如。
別名:白茅<中国植物志: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
原產地:分佈於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亞、高加索、地中海區域以及中國。台灣分佈於全省低海拔和中海拔開闊地、路旁及山腰,常成群。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