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草蘭(竹葉蘭)

2024/09/17 12:25


▲台北植物園 20240917 葦草蘭


▲台北植物園 20240917 葦草蘭,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917 葦草蘭,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0917 葦草蘭,花正面(要在陽光下生長才會漂亮)


▲台北植物園 20240917 葦草蘭,花側面(要在陽光下生長才會漂亮)

主要特徵


在向陽地與禾草混生的地生蘭花。多叢生,莖細如葦草,直立,葉如竹葉,又名「葦草蘭」。葉如竹葉,互生,長條形。每年七月起花序生於莖頂,依序綻放,花淺粉紅色,唇瓣鑲有紫紅色條紋,中間有黃色龍骨,形似鶴鳥展翅,故又名「鳥仔花」。果實為五稜柱形的蒴果,長約 10 公分,成熟後裂開,具薄翼之種子隨即散出。冬季莖葉枯萎,翌年再由宿根長出新芽,進入另一個生長週期。台灣僅產一種。

遍佈台灣全省,在向陽地與禾草混生的地生蘭花。多叢生,莖細如葦草,直立,高可達 1.5 公尺,葉如竹葉,又名「葦草蘭」。葉如竹葉,互生,長條形,長約 15~25 公分,寬約 1~1.5 公分。每年七月起花序生於莖頂,依序綻放,花淺粉紅色,直徑約 5~6 公分,唇瓣鑲有紫紅色條紋,中間有黃色龍骨,形似鶴鳥展翅,故又名「鳥仔花」。果實為五稜柱形的蒴果,長約 10 公分,成熟後裂開,具薄翼之種子隨即散出。冬季莖葉枯萎,翌年再由宿根長出新芽,進入另一個生長週期。植物體似草,大多為地生,但花極類似嘉得麗亞蘭,台灣僅產一種。

基本資料


學名:Arundina graminifolia (D. Don) Hochr.
簡誌:無描述。
別名:中國鳥仔花、竹葉蘭、葦草蘭、竹叶兰<植物智:Arundina graminifolia (D. Don) Hochr.>
原產地:台灣、亞洲大部地區、大洋洲。台灣全島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或平地,通常在陽光充足的山坡田野或田壟可以看到,常與禾草混生(蘇鴻傑教授在30年前的著作「台灣的野生蘭」一書中如此描述台灣原生的「竹葉蘭」,彷彿當時在山間田畝隨處可見竹葉蘭。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嚴重瀕臨絕滅

進入閱讀更多...

大花羊耳蒜

2023/04/22 14:58


▲二子坪 20230422 樹蔭下不容易被發現的大花羊耳蒜


▲二子坪 20230422 大花羊耳蒜,葉表


▲二子坪 20230422 大花羊耳蒜,花序與花

主要特徵


在台灣,羊耳蘭屬的植物還真不少(簡誌列出21種),其中以本種花朵最大,顏色也相當特別。

羊耳蒜屬多年生草本,原產喜馬拉雅山山麓以及中南半島,臺灣亦有分布。地生蘭。株高15~25cm。肉質莖圓柱狀,直徑可達1cm。斜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葉3~6枚,長9~17cm、寬3.5~10cm。總狀花序,開花數可達20朵以上,花深紫紅色,線形花瓣與萼瓣窄小,橢圓形唇瓣寬大,寬幅約1cm,開花期春夏之際。台灣原生種。

培育方式


半日照溫暖環境,屬地生蘭,栽培介質以壤土混合腐葉土、泥炭土等材料以增加有機質。介質略乾就澆水。春、秋兩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繁殖使用分株法。

基本資料


學名:Liparis gigantea
簡誌:花序頂生,直立,橫面呈多角形,具窄翼,暗紫紅色。花頗多,深紫紅,為台灣羊耳蘭中最大者,寬約 1.5 cm;上萼片線形;花瓣絲狀;唇瓣寬廣,倒卵形,邊具細齒。
別名:紫花羊耳蒜、巨花羊耳蒜<植物智:Liparis gigantea C. L. Tso>
原產地:原產喜馬拉雅山山麓以及中南半島、泰國和越南也有分佈。台灣產於海拔500-1700米,生於常綠闊葉林下或陰濕的岩石覆土上或地上。國家生技園區海拔15公尺就有野生。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鶴頂蘭(紅鶴頂蘭)

2023/04/01 12:10


▲台北植物園 20230401 鶴頂蘭


▲台北植物園 20230401 鶴頂蘭,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30401 鶴頂蘭,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30401 鶴頂蘭,葉鞘


▲台北植物園 20230401 鶴頂蘭,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30401 鶴頂蘭,花苞


▲台北植物園 20230401 鶴頂蘭,花


▲台北植物園 20230401 鶴頂蘭,花背面側

主要特徵


鶴頂蘭屬地生蘭種。植物體高達1m,叢生狀。葉2-4片,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花莖高60 -70c m,直立,圓柱狀;總狀花序,具10餘朵花。苞片早落;萼片及花瓣長橢圓形;花被外側為粉白色,內側邊緣為白色,中央則微紫紅色。

大型地生蘭,植物體可高達 100 公分高,叢生狀,假球莖扁球形,有節;葉 3~5 片,倒披針形,長約 40~60 公分,寬約 8 公分,表面有波浪形縐曲。花軸由假球莖抽出,粗壯直立,總狀花序,可高達 60~80 公分,直徑 1.2 公分,頂端著花 4~10 朵,總狀花序;鶴頂蘭之花外部白色,內部邊緣白色,中央為灰紫紅色,直徑約 5~7 公分,萼片與花瓣皆為倒披針形;唇瓣為喇叭形,外白內紫紅,花色柔中帶艷,先端邊緣有波浪形,基部有短距,為台灣產鶴頂蘭屬中最美者。花期在春季。蒴果六稜,長約 3~5 公分,徑約 2 公分。

基本資料


和名:カクチョウラン(鶴頂蘭)<Phaius tankervilleae>
學名:Phaius tankervilleae (Banks ex L'Her.) Blume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紅鶴頂蘭、鹤顶兰<植物智:Phaius tankervilleae (Banks) Blume>
原產地:廣佈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大洋洲。分布於全台海拔1000 m以下之林緣附近。生於海拔700-1800米的林緣、溝谷或溪邊陰濕處。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小唇蘭

2021/03/14 12:36


▲蓮華池 20210314 小唇蘭


▲蓮華池 20210314 小唇蘭,花序

主要特徵


草本。

基本資料


學名:Erythrodes blumei (Lindl.) Schltr.
簡誌:屬特徵- 地生。莖下部匍匐。葉膜質,具網脈,具包莖之圓筒狀鞘。頂生穗狀花序。中萼片與花瓣合生成帽狀;唇瓣具圓柱形之距;蕊柱短;花粉塊2,具柄及粘盤。 種特徵- 地生。葉3-4片,略歪斜,長5-9.5 cm,寬2.5-4.3 cm,三條主脈明顯。花莖有毛。穗狀花序,花密集著生。距長約3 mm,中段膨大,頂淺裂;唇瓣腹面和距均為紅色。
別名:
原產地:台灣分布於中北部海拔500 m左右之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一葉羊耳蒜

2021/01/24 13:21


▲虎豹潭古道 20210124 一葉羊耳蒜


▲虎豹潭古道 20210124 一葉羊耳蒜,花

主要特徵


蘭科羊耳蒜屬達25種。

草本。假球莖卵形,上生一葉,故名一葉羊耳蒜。小型的著生蘭,喜歡生長於中海拔山區樹幹或潮濕岩壁上,屬於低位著生,植株附生在約離地一公尺左右的石壁或樹幹上。

基本資料


學名:Liparis bootanensis Griff.
簡誌:附生或岩生。假球莖卵形,密集,單葉。葉長橢圓狀倒披針形,漸銳頭。花序頂生,纖細,扁平,具翼狀物,弓形。花綠棕色漸轉成橘色,花多面向一側逐次開放。蒴果橢圓形,長約9 mm。
別名:摺疊羊耳蒜、摺疊羊耳蘭、镰翅羊耳蒜<植物智:Liparis bootanensis Griff.>
原產地:分布於全台海拔1200 m以下之陰濕森林。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根節蘭

2021/01/24 12:37


▲虎豹潭古道 20210124 台灣根節蘭


▲虎豹潭古道 20210124 台灣根節蘭,果實

主要特徵


草本。植株粗壯,高達120厘米,除根外全體無毛,具粗短的圓柱狀假鱗莖和長而粗壯的根狀莖。花期(4-)7-10月。

基本資料


學名:Calanthe speciosa (Blume) Lindl.
簡誌:
別名:台灣根節蘭、臺灣根節蘭、二列叶虾脊兰<Calanthe speciosa (Blume) Lindley>
原產地:產台灣、香港和海南。生於海拔500-1500米的谷林下陰濕處。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扁球羊耳蒜

2021/01/24 12:26


▲虎豹潭古道 20210124 扁球羊耳蒜,花期


▲虎豹潭古道 20210124 扁球羊耳蒜,花序

主要特徵


草本。中小型附生。假球莖扁橢圓狀卵形,寬1~3cm,側視約1.5mm寬;密集而生,翠綠色。葉2片,狹長橢圓形,紙質。花莖頂生,總花梗扁平,具翼;斜上後下垂狀呈弓狀,長7~17cm。花密集,面向下,半開狀,黃綠色;萼瓣披針形,長4~5mm;花瓣狹線形至絲狀,長3.5~4.5mm;唇瓣圓形至卵形,捲曲。蒴果橢圓形,向上彎曲,長5~6mm。

基本資料


學名:Liparis elliptica Wight
簡誌:附生。假球莖甚扁,密集而生,橢圓狀卵形。葉2片,拉長之橢圓形,質地薄。花莖頂生,略斜上即做懸垂狀,密佈小綠花,花序柄及軸扁平,具翼。花面向下,半開狀,黃綠色。蒴果向上彎曲,橢圓形。
別名:扁球羊耳蒜<植物智:Liparis elliptica wight>
原產地:錫金、印度、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斯里蘭卡、中國四川南部、雲南西部至南部和西藏東南部。也有分佈。台灣北部至南部生於林中樹上,海拔200-1500米。

進入閱讀更多...

叉瓣玉鳳蘭(冠毛玉鳳蘭)

2018/09/30 12:14


▲草湳 20180930

主要特徵


九月時在低海拔的山間小徑行走時,注意地上可能碰到冠毛玉鳳蘭。

基本資料


學名:Habenaria pantlingiana Kraenzl.
簡誌:地生蘭。莖具數個鬆散之鞘狀葉,都成紫綠色,在莖上部有6片左右之葉。葉橢圓狀倒披針形。花密生成圓柱狀。花綠色,花瓣裂至底,成2條絲狀物;唇瓣2裂至底,成3條絲狀物。
別名:叉瓣玉鳳蘭, 卷毛玉鳳蘭, 冠毛玉鳳蘭, 齒花玉鳳蘭
原產地:分布於海拔700 m以下之森林或竹林內。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臺灣一葉蘭(台灣一葉蘭)

2018/03/17 08:36


▲阿里山 20180315

主要特徵


台灣一葉蘭為臺灣高山原生蘭之一,宿根落葉性多年生草本,通常只長出一較大葉片及一較小葉片或只長一大葉片,植物體由一個假球莖和一枚葉片組成,故名一葉蘭。屬於中海拔地區的原生蘭,其唇瓣捲成喇叭狀包住上方的蕊柱,並且露出內側的黃斑。

用途


藥用(全草:消腫散結,化痰,清熱解毒。治癰疽癤腫,咽喉腫痛,喉痹,瘰癧)。
受園藝愛好者盜採的情形相當嚴重。

基本資料


學名: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簡誌:屬特徵- 附生,具假球莖,及其頂生1-2片葉。葉於花後出現,具縱摺紋,冬季脫落。花多單生,頂生,大而豔麗;花瓣與萼片相似;唇瓣基部包住蕊柱;蕊柱長;花粉塊4,臘質,具柄。 種特徵- 假球莖角錐狀,基部圓球形,光澤,紫色、紫褐色或青綠色。葉單生,倒披針形至窄橢圓形,葉面曲折,紙質。花序頂生,1-2朵花。花粉紅色,鮮麗,稀近全白。蒴果紡錘形,長約4 cm,黑褐色。
別名:臺灣一葉蘭、獨蒜蘭、窗台蘭、珠露草、山慈姑、台灣一葉蘭、一葉蘭、独蒜兰<中国植物志: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 Rolfe>
原產地:一葉蘭為亞洲的特有植物,生長海拔高度介於 600~4,200公 尺之間,分佈範圍西從尼泊爾中部起,向東延伸至台灣,北由中國中部起,向南延伸至緬甸西南、泰國北部及寮國,遍及夏季季風地帶,而雲南是分佈的中心。中國大陸產於福建西部至北部(連城、上杭、武夷山)、浙江南部和江西東南部。生於林下或林緣腐殖質豐富的土壤和岩石上,海拔 600~1,500公尺處。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綠花肖頭蕊蘭

2017/12/24 09:27


▲翠山步道

基本資料


和名:トクサラン(木賊蘭)<Cephalantheropsis gracilis>
學名:Cephalantheropsis gracilis (Lindl.) S. Y. Hu
簡誌:地生。植物體高約40-100 cm,具圓柱狀長莖,叢生狀。葉狹長橢圓形,長20-40 cm,寬4-7 cm。花莖自中段以下的節抽出;總狀花序,具花約30朵。萼片和花瓣伸展且略反捲,橢圓形,青綠色漸轉黃綠色;花具甜香味;無距。
別名:黃花肖頭蕊蘭、長軸鶴頂蘭、黄兰、长茎虾脊兰、绿花肖头蕊兰、长轴鹤顶兰、细茎鹤顶兰、细葶虾脊兰<Cephalantheropsis gracilis (Lindl.) S. Y. Hu>
原產地:分佈於中國福建南部、廣東、香港和海南及錫金、印度東北部、緬甸、老撾、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分布於全台中低海拔之密林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