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根節蘭

2025/08/15 12:14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全台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森林內或溪岸旁可見。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花正面,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裙子。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花側面,長長的花距,故稱長距根節蘭

主要特徵


半日照溫暖環境,屬地生蘭,栽培介質以壤土混合腐葉土、泥炭土等材料以增加有機質。介質略乾就澆水。春、秋兩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繁殖使用分株法。

近似物種


白鶴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花季七月。
長距白鶴蘭:為白鶴蘭與長距根節蘭的天然雜交;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的裙子(褲裙)。花季七~八月。
長距根節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裙子。花季八月。

基本資料


學名:Calanthe sylvatica (Thouars) Lindl.
簡誌:無描述。
別名:长距虾脊兰<植物志:Calanthe sylvatica (Thou.) Lindl.
原產地:長距根節蘭分佈全台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森林內或溪岸旁。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長距白鶴蘭

2025/08/08 12:51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白鶴蘭(白花)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葉表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葉背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白鶴蘭,花(白花),下方花瓣較寬,像是穿褲裙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花序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花,由於是天然雜交,花色有可能為偏紫或偏白,主要在於下方花瓣的形狀像是穿褲裙(褲子像是連在一起的裙子)

主要特徵


長距白鶴蘭為蟲媒的關係,由白鶴蘭(Calanthe triplicata) 和長距根節蘭 (Calanthe sylvatica) 產生出的天然雜交種。
自然雜交所衍生,因此外型、花色不定—或偏向長距根節蘭,或偏向白鶴蘭。

地生型,根莖短,具假球莖,假球莖粗短叢生,植株高 25~60 公分。葉 3~7 枚,狹長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葉面有光澤,葉緣有波紋,長 30~60 公分,寬 6~15 公分,紙質,兩端均漸尖形,背面略有毛茸,具長柄。總狀花序,花自叢生開放葉中抽生,長 40~80 公分,著花 30~80 朵,花徑約 3 公分 ,苞片卵狀披針形、反卷,萼片橢圓形,花瓣倒卵狀長橢圓形,唇瓣基部具有附屬物,3 深裂,中裂片再深裂為 2,小裂片楔形;距纖細,長 3.5~5 公分,彎曲;花淡紫色或淡紅色,多數,闊開張形,花期 6~8 月。

近似物種


白鶴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花季七月。
長距白鶴蘭:為白鶴蘭與長距根節蘭的天然雜交;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的裙子(褲裙)。花季七~八月。
長距根節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裙子。花季八月。

基本資料


學名:Calanthe x dominii Lindl.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在台灣,長距白鶴蘭最早於1970年代在新北三峽和桃園東眼山附近被發現,生長於海拔約700公尺的原始闊葉林中,那裡同時有長距根節蘭和白鶴蘭生長。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竹柏蘭(兔耳蘭)

2025/07/27 12:48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竹柏蘭,地生蘭,株高20-30cm,多於腐質土上生長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竹柏蘭,葉表,葉基生,橢圓披針形。葉子上半部具細齒緣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竹柏蘭,葉背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竹柏蘭,花正面,花萼灰綠色,線形,花瓣白色,長橢圓形,中肋處有紫紅色條紋,唇盤上具一對龍骨瓣,看起來很像是兔子的耳朵,也叫兔耳蘭(像不像是海綿寶寶裡頭的蟹老闆)

主要特徵


地生蘭。假球莖柱狀。葉橢圓狀披針形,頂尖,上半部邊緣具細齒。花序具3-10朵花。花白色或黃白色,或微帶綠色,具紫紅色條紋;萼片長橢圓狀披針形。蒴果橢圓形。

近似物種


蕙蘭屬分作三個亞屬,即:蘭亞屬(Subgen. Cymbidium)、大花亞屬(Subgen. Cyperoichis)、建蘭亞屬(Subgen. Jensoa)。

綠花竹柏蘭 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aspidistrifolium (Fukuy.) S.S.Ying
竹柏蘭(兔耳蘭) 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lancifolium
矮竹柏蘭 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papuanum (Schltr.) S.S.Ying
大竹柏蘭 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syunitianum (Fukuy.) S.S.Ying

基本資料


學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lancifolium
簡誌:無描述。
別名:兔耳蘭、兔耳兰<植物志:Cymbidium lancifolium Hook.
原產地:廣泛分布於尼泊爾、不丹、錫金、中國,韓國,日本,琉球群島、台灣、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老撾、柬埔寨、越南、婆羅洲、爪哇摩鹿加群島、蘇拉威西島、蘇門答臘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區,海拔高度200~2300公尺間的山地闊葉森林中,地生或岩生性,經常生長在裸露的大塊岩石裂縫中,覆蓋腐質層土壤處,懸崖或地面,或沿著森林水道蜿蜒流淌處。臺灣特有種。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大竹柏蘭

2025/07/27 12:22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大竹柏蘭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大竹柏蘭,葉表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大竹柏蘭,蒴果橢圓形

主要特徵


地生。假球莖柱狀。葉橢圓狀披針形,頂尖,上半部邊具細齒。花序具3-10朵花。花白色或黃白色,或微帶綠色,具紫紅色條紋;萼片長橢圓狀披針形。蒴果橢圓形。

近似物種


綠花竹柏蘭 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aspidistrifolium (Fukuy.) S.S.Ying
竹柏蘭(兔耳蘭) 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lancifolium
矮竹柏蘭 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papuanum (Schltr.) S.S.Ying
大竹柏蘭 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syunitianum (Fukuy.) S.S.Ying

基本資料


學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var. syunitianum (Fukuy.) S.S.Ying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零星分布於台灣全島中低海拔之潮濕森林中,大竹柏蘭多岩石的環境,僅在花蓮地區族群較大,其餘區域少見。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白鶴蘭

2025/07/27 12:21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白鶴蘭


▲七星山 20220711 看起來像是成堆的小白人長在花上面的白鶴蘭


▲七星山 20220711 白鶴蘭,花正面(約4cm)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白鶴蘭,花側面


▲七星山 20220711 白鶴蘭,花側面


▲七星山 20220711 白鶴蘭,花背面

主要特徵


草本。花形奇特處在於唇瓣,上有「人」字相疊,花序排列令人贊賞,當花盛開時排成球形,有如白色繡球。無香味。花期 6~8 月。

地生型,根莖短,具假球莖,假球莖粗短叢生,植株高 25~60 公分。葉 3~7 枚,狹長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葉面有光澤,葉緣有波紋,長 30~60 公分,寬 6~15 公分,紙質,兩端均漸尖形,背面略有毛茸,具長柄。總狀花序,花自叢生開放葉中抽生,長 40~80 公分,著花 30~80 朵,花徑約 3 公分 ,苞片卵狀披針形、反卷,萼片橢圓形,花瓣倒卵狀長橢圓形,唇瓣基部具有附屬物,3 深裂,中裂片再深裂為 2,小裂片楔形;距纖細,長 1.5~2 公分,彎曲;花白色或乳黃色,先端帶綠色,多數,闊開張形。

近似物種


白鶴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花季七月。
長距白鶴蘭:為白鶴蘭與長距根節蘭的天然雜交;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的裙子(褲裙)。花季七~八月。
長距根節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裙子。花季八月。

相關小常識


在電影哈利波特裡面出現過聖經提到的「毒參茄」(學名:Mandragora officinarum)的「曼德拉草」,一拔出來就會尖叫哭泣… 我個人倒是更傾向這更像是曼德拉草,現實中的「曼德拉草」,巫師為了希望賣像更好,刻意在生長過程中慢慢雕刻成像是人形,比起曼德拉草,自動長出來的「白鶴蘭」更像是人形草。不過,我想白鶴蘭拔起來應該是不會尖叫的...

用途


藥用(根:治風濕,類風濕關節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骨折;全草:通淋利尿。治小便不利,淋症;外用治跌打損傷)。

基本資料


學名:Calanthe triplicata (Willem.) Ames
簡誌:地生。具假球莖。葉3-6片,狹長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花密生。花白色。萼片倒卵形或橢圓形,伸張。唇瓣3深裂;中裂片再深裂為2,小裂片楔形;距纖細,長1.5-2 cm,彎曲。
別名:白花根節蘭、三褶虾脊兰<中国植物志:Calanthe triplicata (Willem.) Ames>
原產地:台灣、日本、琉球、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度和澳洲,南太平洋群島。普遍分布於全台低海拔山區。

進入閱讀更多...

長苞斑葉蘭

2025/07/27 12:21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長苞斑葉蘭,大型地生蘭,株高可達80cm,常成群集狀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長苞斑葉蘭,葉表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長苞斑葉蘭,葉背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長苞斑葉蘭,花序與花,唇瓣船形(袋囊狀),腹面鮮黃色,先端下折,白色

主要特徵


長苞斑葉蘭為低海拔地區地生蘭。株高可達80cm,常成群聚集。莖圓柱狀,甚粗,淡綠色。葉紙質,歪斜長橢圓形或歪卵形,具明顯3條主脈。花莖被密毛,向上漸轉紅褐。萼片外被密毛,紅褐色。

基本資料


學名:Goodyera rubicunda (Blume) Lindl.
簡誌:無描述。
別名:红花足宝兰<植物志:Salacistis rubicunda (Blume) M. C. Pace
原產地:一種地生蘭,原生於台灣,常成群生長。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紫苞舌蘭

2025/05/27 12:56


▲台北植物園 20250527 紫苞舌蘭


▲台北植物園 20250527 紫苞舌蘭,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527 紫苞舌蘭,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527 紫苞舌蘭,花

主要特徵


紫苞舌蘭為地生蘭,假球莖長約 3 公分。葉 3~5 片,具柄,柄長 10~20 公分;葉片長 30~80 公分,寬 5~7 公分,線狀披針形,葉基線形,葉尖漸尖,葉面褶曲,淡綠色。花序為總狀花序,約具 10 朵花,花序軸長 60~100 公分,基部具筒狀鱗片;花萼長 1.5~1.8 公分,寬約 1 公分,卵形;花瓣長 1.6~1.8 公分,寬 1~1.2 公分,闊倒卵形;唇瓣長約 1.5 公分,3 裂,側裂片長約 0.6 公分,鐮形,直立,位於蕊柱近基部下方,基部散布紫紅色斑點,中裂片具爪,基部具 2 個三角形齒突,爪部黃色,先端微凹成 2 裂;蕊柱長 1.2~1.5 公分,彎曲。果實為蒴果,長約 2.5 公分,圓柱狀,具稜,紫色。喜好潮濕溫暖的環境,常見於日照充足的路旁斜坡草生地或陽光明亮的原始叢林中,為大型叢生性蘭科植物,花莖自假球莖基部抽出,花朵由下方逐次向上開放,花色從淡粉紅色到淡紫紅色,舌(唇)瓣三裂,中裂片末端呈匙形,為苞舌蘭名稱的由來。紫苞舌蘭天然結果實的能力強,故常可見到花莖上花朵與果實並存的現象。其種子具有自生發芽的能力,可在母株周圍土壤中發芽成苗,異於一般蘭花種子需與蘭菌共生發芽的特性。
網路上價格約180元。

基本資料


學名:Spathoglottis plicata Blume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紫花苞舌兰<植物志:Spathoglottis plicata Blume
原產地:原產琉球、菲律賓、馬來西亞、蘇門答臘、中南半島、新幾內亞、印尼及南太平洋諸島嶼至澳洲,新幾內亞有最豐富的種群。台灣野生的紫苞舌蘭僅分布在蘭嶼及綠島,是本種植物天然分布北限。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蟠龍石斛

2025/04/28 12:56


▲台北植物園 20250428 蟠龍石斛


▲台北植物園 20250428 蟠龍石斛

主要特徵


多年生附生草本。莖圓柱形,柔弱,斜立或下垂,高10-45厘米,徑約2-7毫米,有時分枝,具多節。葉紙質,2列互生於莖上,舌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4厘米,寬1-1.3厘米,先端銳尖而稍鉤轉,基部具鞘;葉鞘松抱於莖,鞘口張開。花單生,白或淡紫紅色,每束1-2花,側生有葉老莖上端,花序梗長2-3毫米。苞片小,卵形,長約2毫米;中萼片卵狀長圓形,長1.7-2厘米,先端銳尖,側萼片與中萼片相似,基部歪斜,萼囊近球形,長5毫米;花瓣橢圓形,與中萼片等長稍寬,先端鈍,邊緣多少有齒;唇瓣近圓形,徑1.7-2厘米,上面中央金黃色,周邊淡紫紅色,兩面密被柔毛;藥帽前端邊緣具不整齊齒。花期4-5月。

相關小常識


於1833年由英國的羅德吉斯父子公司(Conrad Loddiges & Sons)引進歐洲。
有淡淡的香味,蟠龍石斛(苗),網路上價格約在20-40元左右。
培育難度不高。

基本資料


學名:Dendrobium loddigesii
簡誌:無描述。
別名:美花石斛<植物志: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
原產地:中國雲南。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綬草

2025/04/15 12:37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綬草。花梗也是花莖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綬草,葉表,葉子呈蓮座狀生長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綬草,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綬草,花序與花(上)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綬草,花序與花(下)

主要特徵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小型地生蘭,具簇生肉質根,地下根莖細長或粗大,圓柱狀;莖甚短,高 15~35 公分,冬季落葉,春季發芽。葉線狀披針形,無柄,約 5 片,簇生,線形,肉質,長 4~10 公分,寬 0.5~0.8 公分。頂生或腋生穗狀花序,花莖無毛,具多數小花呈螺旋排列,長5至15公分;花紅色、粉紅色或白色;中萼片與花瓣靠成帽狀,側萼片基部囊狀;唇瓣不裂或 3 裂,邊緣波狀緣;萼片 5 枚,上萼 3 枚,先端粉紅;唇瓣白色;雄蕊 1 枚,花藥白色;花粉塊 2,略具柄,具粘盤。蒴果被毛,長橢圓形。花期 2~5 月,果期 3~6 月。綬草因花旋轉著生花軸上,如青龍盤纏柱上,根如參狀,故有盤龍參之別稱;又因盛花期在清明節,因此又有清明草的別名。

1.綬草因遭過度採集,野外綬草族群正逐漸消失中。
2.綬草為台灣原生蘭,喜愛向陽面草地環境,常見花色為粉紅色,也有白花品系。
3.綬草的內生真菌絲核菌屬(Rhizoctonia)屬於半知菌的共生真菌,能促進綬草的種子萌發,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因為像其他蘭科植物的種子一樣,綬草種子中所含的營養不足以使其順利發芽,共生真菌為其提供養料。

用途


藥用(根:滋陰益氣,涼血解毒,澀精。治病後氣血兩虛,少氣無力,氣虛白帶,遺精,失眠,燥咳,瘡腫,吐血,血熱頭痛,腦膜炎,腎臟炎,咽喉腫痛,纏腰火丹,肺痨咯血,消渴,小兒暑熱症;外用治毒蛇傷)。

基本資料


和名:ナンコクネジバナ(南国捩花)<Spiranthes sinensis var. sinensis>
學名:Spiranthes sinensis (Per.) Ames
簡誌:屬特徵- 地生,具簇生肉質根。莖短,具基生葉。葉狹,線形,無柄。頂生或腋生穗狀花序,具多數小花呈螺旋排列。花紅色、粉紅色或白色;中萼片與花瓣靠成帽狀,側萼片基部囊狀;唇瓣不裂或3裂,邊緣波狀緣;花粉塊2,略具柄,具粘盤。 種特徵- 地生草本。根甚粗,圓柱狀;莖甚短。葉約5片,簇生,線形,肉質。花莖無毛;穗狀花序,具密集之小花,呈螺旋狀著生。花粉紅色,稀全白,半張。
別名:清明草、青龍纏柱、绶草<植物志: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
原產地:西伯利亞、日本、中國大陸、馬來半島、中南半島至澳洲、紐西蘭。台灣分布於海拔1000 m以下之草地、路旁潮濕山壁、湖沼濕地。平原、山坡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穗花斑葉蘭

2025/04/15 12:22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穗花斑葉蘭,株高20 -50cm,不開花前,外觀像油點草,常被誤認。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穗花斑葉蘭,葉表,葉片6-8枚,狹長橢圓形,長10 -20c m ,具柄。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穗花斑葉蘭,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穗花斑葉蘭,花序與花,放大後的花羣,完全是蘭花花型。

主要特徵


地生蘭,莖長 30~60 公分。葉具柄,柄長 4~8 公分;葉片長 7~20 公分,寬 2~6 公分,長橢圓形至狹長卵形,葉基楔形,葉尖銳尖,上下表面均灰綠色,具 5~7 條脈,具短葉鞘。花序為穗狀花序,長 6~15 公分,花密集,花序軸長 20~30 公分,被毛;苞片長 0.4~0.5 公分,綠色;花萼長 0.3~0.4 公分,寬約 0.2 公分,卵形,先端鈍或銳尖;花瓣長約 0.3 公分,倒披針形,白色,先端鈍,基部狹窄,唇瓣長約 0.25 公分,寬約 0.15 公分,卵形,基部囊狀,內具腺毛,先端反捲;蕊柱長約 0.2 公分。果實為蒴果。花期自 4 月至 5 月。

用途


藥用(全草:祛風除濕,養血舒筋,潤肺止咳,止血,咳嗽痰喘,跌打損傷。)

基本資料


學名:Goodyera procera (Ker-Gawl.) Hook. f.
簡誌:地生。莖15-30 cm高。葉約8片,長橢圓形至狹長卵形,漸銳頭。花莖有毛。穗狀花序,著生許多白綠色小花。
別名:高宝兰<植物志:Cionisaccus procera (Ker Gawl.) M. C. Pace
原產地:分布中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印度、中南半島及日本:尼泊爾、錫金、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老撾、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台灣產於低海拔的潮濕地。生於海拔250~1550公尺的林下。分布於全台低海拔山區之溪谷陰溼石壁上或陰涼樹林內的潮濕地帶。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