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植物園 20250224 蘭嶼山桂花,株高通長約150cm上下

▲台北植物園 20250224 蘭嶼山桂花,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224 蘭嶼山桂花,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224 蘭嶼山桂花,花序,三月是盛花期。花多而密集。

▲台北植物園 20250224 蘭嶼山桂花,花序與花
主要特徵
直立灌木;莖及幼莖光滑。葉紙質或近革質,倒卵至橢圓形,先端圓、鈍至漸尖,兩面光滑,具縱長網脈與側脈平行。花冠筒狀與裂片近等長。
基本資料
學名:Maesa lanyuensis Yang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僅生長於蘭嶼森林邊緣。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春不老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春不老,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春不老,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春不老,果實(成熟時由紅色至紫黑色)
主要特徵
常綠小灌木、小喬木,全株平滑,株高約 2~4 公尺,小型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葉肉質,具葉柄,葉形為倒卵形或倒披針形,葉緣為全緣,收尾圓鈍,葉脈不明顯,光滑,葉柄桃紅色,葉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淺綠色。新芽新葉略帶紅色。繖形花序,近頂生或腋生,花序軸愈著生枝條下部者愈長,花序為下垂狀,花枝基部膨大或具關節,花倒吊似小鈴鐺,花冠桃紅或紫白色,五瓣。花萼圓形,被腺點及緣毛,花冠淡紅色至白色,5 裂,裂片闊卵形,被腺點,雄蕊 5 枚,子房1室。花期 3~5 月。扁球形漿果,成熟時由紅色至紫黑色,平滑,具極小的線點。
用途
鳥類食物(果實)。
基本資料
學名:Ardisia squamulosa Presl
簡誌:常綠灌木,高達2m。葉略革質,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6~12cm,先端鈍至銳形,基部楔形,全緣,柄紅色。繖形花序有時作短總狀,近頂生或腋生,花粉紅至白色,長5~8mm,花瓣廣卵形,具黑點。果扁球形,徑約8mm,紅轉黑熟。
別名:山豬肉、蘭嶼紫金牛、東方紫金牛、萬兩金
原產地:海南島、中南半島、泰國、緬甸、錫蘭、菲律賓、蘭嶼及綠島。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陽明山 20240519 樹杞

▲陽明山 20240519 樹杞,葉表

▲陽明山 20240519 樹杞,葉背

▲陽明山 20240519 樹杞,花序(花苞)
主要特徵
灌木,稀小喬木,高1-6(-10以上)米或更多,分枝多;小枝粗壯,幼時被疏鱗片及細皺紋。葉片紙質或革質,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有時披針形,頂端廣急尖或純,有時近圓形,長7-14cm,寬2-4cm,全緣,兩面無毛,有時背面被細鱗片,側脈多數,不甚明顯,連成近邊緣的不甚明顯的邊緣脈;葉柄長5-10 mm。复亞繖形花序或複聚繖花序,腋生,通常於小枝頂端葉腋,總梗長2-4 (-7) cm,多花,每亞繖形花序梗長5-15mm,花梗長約5mm,均被銹色鱗片和微柔毛;花長約3mm,花萼基部連合達1/3,萼片卵形,頂端急尖,長1-1.5mm,多少具緣毛,兩面無毛,具少數腺點;花瓣白色,廣卵形,頂端急尖,兩面無毛,多少具腺點;雄蕊達花瓣長的3/4,花絲明顯,長與花藥幾相等,花藥卵形,頂端急尖,背面具腺點或無;雌蕊與花瓣等長或略長,子房卵珠形,無毛,具腺點;胚珠多數,數輪。果球形,直徑約7毫米,紅色至黑色,略肉質,有或無腺點。花期5-6月,果期約1月。
近似物種
樹杞與小葉樹杞為紫金牛屬。葉全緣或略波狀緣。幼枝被毛或鱗片。幼枝及葉下表面被鱗片。葉長於7cm,植物體高於1m。差異如下:
樹杞:葉集生於小枝頂端,先端銳尖或鈍,稀圓
小葉樹杞:葉散生小枝上,先端漸尖或長漸尖。
用途
藥用(效用:根:消炎止痛)。葉有毒,煎汁可做殺蟲劑。蜜源植物(埔里波紋小灰蝶)
基本資料
注音:樹杞(ㄑㄧˇ)
學名:Ardisia sieboldii Miq.
簡誌:直立小灌木;莖光滑。葉革質,略呈肉質,倒卵形,全緣,側脈不明顯。花序近繖形或總狀繖形,腋生,有總柄。萼片圓形,具緣毛。
別名:東南紫金牛、多枝紫金牛<植物智:Ardisia sieboldii Miq.>
原產地:產於中國(浙江、福建)、日本,台灣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山區,在闊葉林中常呈喬木狀,是低海拔森林很常見的樹種。花期通常在5~6月,果期很長,可留存於樹上至冬季。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40414 日本山桂花,花期

▲二子坪 20240414 日本山桂花,花序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或亞蔓狀,高 1~3 公尺,分枝少,枝條下垂性,具皮孔,平滑。葉互生,柄長 0.5~1.3 公分,葉片長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 5~15 公分,寬 2~5 公分,基部楔形或鈍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全緣或中上部疏鋸齒,兩面光滑無毛。總狀花序,腋生,長 1~3 公分;小花具短梗及小苞片;花萼鐘形,5 裂;花冠筒狀鐘形,長 0.3~0.4 公分,黃白色,頂端 5 裂;雄蕊則多藏於花冠筒內;雄蕊 5 枚,纖弱;子房下位,球形,1 室,胚珠多數。果實球形,萼及花柱宿存,熟時稍漿質;種子多數,細小,黑色。花期春、夏間。果期夏、秋間。
近似物種
山桂花:葉芽光滑,葉革質,疏齒或細齒緣,先端突尖。
台灣山桂花:葉芽被毛,葉紙質,鋸齒或鈍鋸齒緣,先端不具突尖。幼枝近光滑(被細微直毛),台灣山桂花的果子有肚臍。
用途
食用(果,微甜)。
藥用(全株供藥用,有袪風寒、消腫之功,用於治腰痛、頭痛、心燥煩渴、眼目暈眩等症;根與白糖煎服治皮膚風毒,亦治婦女崩帶;莖、葉外敷治跌打損傷,止血。性味:根、葉:苦、寒。效用:根:袪風邪,解疫毒,消腫脹。治感冒,性傳染病,寒熱發歇不定,身疼,煩燥,口渴,頭痛,眩暈,水腫,腰痛,外傷出血)。
基本資料
和名:イズセンリョウ(伊豆千両 / ウバガネモチ)<Maesa japonica (Thunb.) Moritzi ex Zollinger.>
學名:Maesa japonica (Thunb.) Moritzi ex Zoll.
簡誌:直立灌木,有時攀緣;枝被微小細直毛。葉革質,橢圓或披針形,先端漸尖或銳尖,全緣或疏齒緣,下表面灰綠色並具褐色小突起。花冠筒長,裂片僅及筒長之1/5。
別名:日本山桂花、望山槁、杜莖山
原產地:中國大陸西南及長江以南各省,台灣、日本及越南北部;生於海拔 300~2,000 公尺的山坡或石灰山雜木林蔭下,或路旁灌木叢中。台灣全島低至高海拔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雨傘仔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雨傘仔,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雨傘仔,果序
主要特徵
常綠小灌木,枝條叢生,平滑,高約 1 公尺。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 7~14 公分,寬 1.5~3.5 公分,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基銳形或楔形,葉尖銳尖,葉緣為疏鋸齒緣,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脈腋被毛,上下表面主脈均凸起。花序為繖形花序,花 6~9 朵;花梗長約 1 公分,具腺毛;花萼 5 裂,裂片圓形,具緣毛;花冠白色,5 裂,裂片卵形,先端銳尖,長約 0.5 公分,被腺點;花藥先端銳尖,被腺點。果實為核果,徑 0.5~0.8 公分,球形。根據台灣維管束簡誌描述,Ardisia cornudenta Mez有兩變種,除玉山紫金牛外,尚有雨傘仔(subsp. Cornudentata),雨傘仔分佈區侷限屏東大漢山以南。
近似物種
金牛屬中之雨傘仔有兩變種:玉山紫金牛與雨傘仔。兩者除葉形上略有不同外;分布區也壁壘分明。兩者已屏東大漢山為界-北部主要為玉山紫金牛;大漢山以南則產雨傘仔(簡誌)。
用途
藥用(全株:消腫散瘀,活血止痛)
基本資料
學名:Ardisia cornudentata Mez
簡誌:無描述。
別名:腺齒紫金牛<植物智:Ardisia cornudentata Mez>
原產地:台灣海拔375-1250公尺的山間林下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30422 暗暗的樹林中,樹枝上閃耀著花朵的光芒,台灣山桂花

▲二子坪 20230422 台灣山桂花,葉表

▲二子坪 20230422 台灣山桂花,葉背

▲二子坪 20230422 台灣山桂花,花序與花苞(漸熟)
主要特徵
臺灣山桂花為常綠性灌木,全株光滑無毛。葉紙質、長橢圓形,疏鋸齒緣,互生。花雜性,雄花具退化子房,雄蕊 5 枚;雌花具退化雄蕊,子房下位,花柱長約 0.1 公分,柱頭 3 歧。冬季開白色小花,小花密集以圓錐花序方式排列,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桂花開了,故名山桂花。喜歡生長在半遮蔭的步道旁,另一種日本山桂花則喜歡生長在森林中。
近似物種
山桂花:葉芽光滑,葉革質,疏齒或細齒緣,先端突尖。
台灣山桂花:葉芽被毛,葉紙質,鋸齒或鈍鋸齒緣,先端不具突尖。幼枝近光滑(被細微直毛)
基本資料
和名:島伊豆千両<シマイズセンリョウ:Maesa perlaria (Lour.) Merr. var. formosana (Mez) Yuen P.Yang>
學名:Maesa perlaria (Lour.) Merr. var. formosana (Mez) Yuen P. Yang
簡誌:幼枝被細長直及腺毛,後變近或光滑。葉近膜質,披針、卵、橢圓或倒卵形,疏被細直毛,先端漸尖或銳尖。果光滑。
別名:九切茶、山桂花、六角草、烏樹仔、鯽魚膽、Kurisa(排灣)、台湾山桂花<植物智:Maesa perlaria var. formosana (Mez) Y. P. Yang>
原產地:大陸南方、越南、日本。全島低海拔林緣或路旁。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魚蕨步道 20220731 大樹下生長的華紫金牛

▲魚蕨步道 20220731 華紫金牛,葉表

▲魚蕨步道 20220731 華紫金牛,葉背

▲魚蕨步道 20220731 華紫金牛,葉序與果序

▲魚蕨步道 20220731 華紫金牛,尚未成熟的果序與果實
主要特徵
灌木。紫金牛屬少數幾種匍匐性小灌木之一。植株不過50cm。常具匍匐莖;幼莖被褐色鱗片(無毛)。葉,革質,互生,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銳尖具鈍頭,波狀緣或鈍粗齒緣,有時全緣,下表面被褐色鱗片。花白色,花序近繖形。果球形,黑色(綠→紅→黑)。
用途
藥用(全株有活血散瘀、解毒止血的作用,治肺結核、咯血、嘔血、跌打損傷,黃疸、睾丸炎、尿路感染、閉經等症)。
基本資料
學名:Ardisia chinensis Benth.
簡誌:矮小灌木,常具匍匐莖;幼莖被褐色鱗片。葉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銳尖具鈍頭,波狀緣或鈍粗齒緣,有時全緣,下表面被褐色鱗片。花序近繖形。萼片三角狀卵形,被褐色鱗片。
別名:石獅子、產後草、小紫金牛、华紫金牛、衫纽根、产后草、石狮子<植物智:Ardisia chinensis Benth.>
原產地:中國東南省分(海南島未發現)及台灣。台灣北、南部低海拔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10509 小葉樹杞

▲三貂嶺 20210509 小葉樹杞,花序
主要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可達 6 公尺以上。小枝細,無毛,有縱紋,嫩時被鏽色鱗片。葉堅紙質,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 7~15 公分,寬 2~4 公分,先端長漸尖形,基部銳至楔形,全緣,背常具灰褐色痂鱗。聚繖花序或亞繖形花序,腋生,稀著生於側生特殊花枝頂端;花長約 0.3 公分或略短;花瓣白色,具腺點;萼僅基部連合,具細緣毛及細點。果壓縮球形,略五稜,無細點。花期 5~6 月,果期 12 月或 2~4 月。
近似物種
樹杞與小葉樹杞為紫金牛屬。葉全緣或略波狀緣。幼枝被毛或鱗片。幼枝及葉下表面被鱗片。葉長於7cm,植物體高於1m。差異如下:
樹杞:葉集生於小枝頂端,先端銳尖或鈍,稀圓
小葉樹杞:葉散生小枝上,先端漸尖或長漸尖。
基本資料
注音:小葉樹杞(ㄑㄧˇ)
學名:Ardisia quinquegona Blume
簡誌:灌木或小喬木;小枝柔軟,被鏽色鱗片。葉薄紙質,長橢圓或披針形或倒卵形,先端長漸尖具尖頭,下表面被鏽色鱗片,側脈多數,在邊緣聯合成緣脈。花序聚繖狀或近繖形。萼片三角形,具緣毛。
別名: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至高海拔山區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蓮華池 20210314 玉山紫金牛

▲蓮華池 20210314 玉山紫金牛,葉表側的果實
主要特徵
常綠小灌木,枝條叢生,平滑,高約 1 公尺。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 7~14 公分,寬 1.5~3.5 公分,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基銳形或楔形,葉尖銳尖,葉緣為疏鋸齒緣,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脈腋被毛,上下表面主脈均凸起。花序為繖形花序,花 6~9 朵;花梗長約 1 公分,具腺毛;花萼 5 裂,裂片圓形,具緣毛;花冠白色,5 裂,裂片卵形,先端銳尖,長約 0.5 公分,被腺點;花藥先端銳尖,被腺點。果實為核果,徑 0.5~0.8 公分,球形。
近似物種
黑星紫金牛、玉山紫金牛、硃砂根 三者樹型相近:
黑星紫金牛:葉緣圓鋸齒。果黑色。葉型開展如傘,比玉山紫金牛植株與葉型較大。
玉山紫金牛:葉緣具尖鋸齒。果紅色。葉型開展如傘,比黑星紫金牛植株與葉型較小。
硃砂根:葉緣圓鋸齒。果紅色。
用途
藥用(全株:消腫散瘀,活血止痛)。
基本資料
學名:Ardisia cornudentata Mez subsp. morrisonensis (Hayata) Yuen P. Yang
簡誌:小灌木;小枝與花枝被鏽色多細胞短毛。葉近革質,下表面被多細胞短毛。萼片闊卵形,各片邊緣重疊。
別名:鐵雨傘、玉山紫金牛
原產地:台灣廣布於全島低至高海拔山區及蘭嶼之森林下層。臺灣特有種。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菜公坑 20201115 大明橘,果期

▲菜公坑 20201115 大明橘,果序(熟果)
喬木。木材。染料(葉含鞣質)。藥用(用根煎水服,可治膀胱結石;葉可敷外傷)。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全體多枝,小枝光滑、粗壯。葉叢生枝端,革質,長橢圓披針形或倒披針形。低海拔山區稜線上常容易發現。
和名:タイミンタチバナ(大明橘)<Myrsine seguinii H.Lév>
學名:Myrsine sequinii H. Lev.
簡誌:灌木或小喬木;幼枝光滑。葉革質,長橢圓,長橢圓狀披針或披針形,光滑,先端銳尖具鈍頭,全緣,側脈多數,不明顯。花瓣卵形,近邊緣被毛。分佈全島低海拔地區。
別名:竹杞, 鐵仔、密花树、狗骨头、哈雷、打铁树(Rapanea neriifolia (Sieb. et Zucc.) Mez)
原產地:產於缅甸,越南,日本,中國西南各省以及台灣也有分布。海拔650-2400米的混交林中或苔蘚林中,亦見於林緣、路旁等灌木叢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