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氏觀音座蓮

2025/04/28 12:32


▲台北植物園 20250428 伊藤氏觀音座蓮


▲台北植物園 20250428 伊藤氏觀音座蓮,葉表,一回羽狀複葉,葉緣多少呈鋸齒


▲台北植物園 20250428 伊藤氏觀音座蓮,似乎受傷的葉背,孢子囊堆著生側脈中部


▲台北植物園 20250428 伊藤氏觀音座蓮,葉脈單一或分叉一次,具回脈(觀音座蓮特徵)。也快要形成孢子囊群(台灣原始觀音座蓮特徵)了


▲台北植物園 20250428 伊藤氏觀音座蓮,主軸與與羽軸


▲台北植物園 20250428 伊藤氏觀音座蓮,葉枕,於葉柄中段具膨大之葉枕


▲台北植物園 20250428 伊藤氏觀音座蓮,近基部葉柄

主要特徵


地上生,根莖短,近直立,被宿存托葉,根肉質。一回羽狀複葉,叢生,葉柄長 60~100 公分,基部具膨大葉柄,羽柄長 0.5~1.5 公分,羽片 7~10 片,長 25~30 公分,寬 3~3.5 公分,長橢圓形,側脈游離,單一或分叉近平形行,迴脈短,自凹槽延生而出。孢子囊堆著生側脈中部,長約 1 公分,內覆 40~90 個孢子囊,有多細胞側絲。

相關小常識


伊藤氏原始觀音座蓮具有原始觀音座蓮屬的一回羽狀複葉與膝狀關節;而同時具有觀音座蓮屬的回脈,而其生育地同時可出現台灣原始觀音座蓮與觀音座蓮,故推測其為兩者之天然雜交種。

由於雲仙樂園內之生育地屬雲仙樂園所有,無法以劃設國家公園與自然保留區來達到保育的效果,於是林試所和雲仙樂園達成共識,共同合作並保育伊藤氏原始觀音座蓮。雲仙樂園方面負責現生野外族群和棲地的保存維護,林業試驗所研究團隊則負責保育研究和往後的技術移轉。

基本資料


學名:Archangiopteris itoi (Shieh) J.M. Camus
簡誌:無描述。
別名:伊藤氏原始观音座莲<植物志:Angiopteris itoi (W. C. Shieh) J. M. Camus>
原產地:產於亞熱帶成熟闊葉林下,為臺灣特有種。臺灣目前發現產於台北烏來、台中東勢林場及南投蓮華池,非常稀有。成熟個體總數少於80株,絕大多數位於私有地。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觀音座蓮

2023/12/30 12:51


▲二子坪 20231230 觀音座蓮


▲二子坪 20231230 觀音座蓮,具孢子囊群的葉表


▲二子坪 20231230 觀音座蓮,具孢子囊群的葉背,孢子囊群有六個,而且顯得比一般更小


▲二子坪 20231230 觀音座蓮,孢子囊群(微距),比較不同的是,全株幾乎只有五至六個孢子囊群

主要特徵


老葉枯萎後遺留下來的托葉集聚在塊狀的根莖上,看起來就像是觀音菩薩盤坐的蓮花座葉枕可以控制葉片水分的進出,當陽光強烈或是水分缺乏時,葉枕細胞萎縮,使得葉片、羽片下垂,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藉此度過短暫的缺水環境。孢子囊群由 8~10 枚孢子囊集生而成,位在小羽片側脈接近葉緣處的兩側,長約 0.1~0.2 公分。

本屬在全世界約有兩百種。

近似物種


觀音座蓮與鬼桫欏的特徵比較:
觀音座蓮:末端葉片類似三片互生,且沒有延伸的頂羽片。若有孢子囊僅在葉脈上,常10枚為一群組近葉片末端。成株時從葉背看柄與羽軸之間有彎曲與膨起來的關節(葉枕)。
鬼桫欏:最末端頂羽片為延伸出去,有時會彎曲,若有葉背有孢子囊群為圓形。成株時柄與羽軸間會稍微彎曲,但沒有膨起來的關節。

用途


食用(嫩芽有澱粉、椰子油用的芳香油)。

基本資料


和名:リュウビンタイ(竜髭帯)<Angiopteris lygodiifolia Rosenst.>
學名:Angiopteris lygodiifolia Rosenst.
簡誌:幼葉一回,柄上有關節,成熟葉二回,長2~3m,小羽片寬1~2cm,葉緣鋸齒,且每一脈對應一齒,回脈短,祇見於孢子囊側。
別名:山羊蹄
原產地:日本、琉球、臺灣。臺灣低海拔山區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蘭嶼觀音座蓮

2018/11/25 10:58


▲台北植物園 20181125 蘭嶼觀音座蓮 孢子囊群

主要特徵


大型蕨類,植株高度可達 3~4 公尺高,莖為塊莖,根粗,莖短、肥大,完全露出土面,塊莖內含澱粉,布滿葉足與托葉形成的塊莖組織。幼葉一回,捲旋;成熟葉二回,葉大,長可達 3~4 公尺,為二回羽狀複葉,柄上有關節,小羽片狹長形,基部膨大,形成葉枕(pulvinus);末端漸尖,寬約 1 公分,邊緣有圓鋸齒,且每一脈對應一齒,回脈長,幾乎接近中肋,用手摸之不刺人;游離脈,至多具一分叉點,多少具由葉肉生成或葉緣伸出之假脈及回脈(recurrent veins)。孢子生於葉背近葉緣處,成群集生,褐色,呈屈折迴繞排列。本種與觀音座蓮差別在於回(迴)脈延伸至中肋,觀音座蓮回脈只延伸 1/2 至 1/3 處,葉軸基部有窄形鱗片,葉片、羽片基部,或幼葉葉柄上具腫大葉枕。

近似物種


蘭嶼觀音座蓮:回脈可達小羽片的中脈附近。孢子囊群(一組可能超過10個居多)。小羽片基部多為心形。
觀音座蓮:回脈至孢子囊群附近。孢子囊群(一組為10個以下居多)。小羽片基部為多楔形。

用途


製酒原料(塊莖內含澱粉)。

基本資料


學名:Angiopteris palmiformis (Cav.) C. Chr.
簡誌:幼葉一回,柄上有關節,成熟葉二回,長2m,小羽片寬1cm,葉緣鋸齒,且每一脈對應一齒,回脈長,幾乎接近中肋。
別名:
原產地:分布菲律賓、泰國,臺灣在蘭嶼普遍可見,恆春半島則有零星分布。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易受害)。

進入閱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