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棉花

2024/11/10 12:04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花,內(主萼)外(副萼)萼,似乎不是判別梵天花與野棉花的依據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瘦果五瓣

主要特徵


小灌木。野棉花之蒴果密生星狀毛及鉤刺,極易黏人衣物,宛如蝨子沾身不離,故別稱虱母子(台語)。各地的路旁、河旁及荒廢地等隨處滋長,繁殖力驚人。製作繩索和織布(莖皮的纖維質)。藥用(解熱消炎、散風強壯,也能治牙痛、痢疾、腸炎、肝病、甲狀腺腫、高血壓及慢性胃病等)。

近似物種


野棉花屬相近植物:
野棉花:植株約可達1.5公尺。葉子較粗較毛絨。葉柄較長(約4公分)。有內外萼,外長內短,花萼長於5公分,貼著果實。種子較小。
梵天花:植株可達80公分。葉子較細嫩些。葉柄較短(約2公分)。有內外萼,外短內長,花萼短於5公分,平展或反捲。種子較大。

基本資料


和名:オオバボンテンカ(大葉梵天花)<Urena lobata L.>
學名:Urena lobata L.
簡誌:葉形變化大;葉柄長2-4 cm;托葉線形或披針形。
別名:虱母子(台語)、地桃花<植物智:Urena lobata L.>
原產地:台灣島低海拔路邊及荒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梵天花

2024/11/10 12:03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花,內(主萼)外(副萼)萼,但似乎不是判別梵天花與野棉花的依據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瘦果(五瓣,每瓣內有1-2瘦果)

主要特徵


梵天花與野棉花,在沒開花前,很容易弄錯,葉子上一般會有兩個色,也是一個辨識的重點。到現在為止,拍到有白花、淡紫兩種。蒴果球形,直徑近 1 公分,分果有鉤狀刺毛。灰褐色或黃褐色,內含 1~2 瘦果。

梵天花與野棉花類似,果實藉著鉤狀刺毛,附著於動物身上散播繁殖。

近似物種


野棉花屬相近植物:
野棉花:植株約可達1.5公尺。葉子較粗較毛絨。葉柄較長(約4公分)。有內(主萼)外(副萼)萼,外長內短,貼著果實。果熟乾後,外(副萼)較凸起。
梵天花:植株可達80公分。葉子較細嫩些。葉柄較短(約2公分)。有內(主萼)外(副萼)萼,外短內長,平展或反捲。果熟乾後,外(副萼)較無凸起。

基本資料


和名:ボンテンカ(梵天花)<Urena lobata subsp. sinuata>
學名:Urena procumbens L.
簡誌:葉卵至圓形;葉柄長1-2 cm;托葉鑿形。
別名:三腳破(台灣),天花、Puuruutu(排灣)、梵天花(植物智:Urena. procumbens Linn. var. procumbens)
原產地:泛熱帶廣泛生長。最高可達 800 公尺處。全島低海拔路邊及荒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裂瓣朱槿

2024/06/30 12:09


▲台北植物園 20240630 裂瓣朱槿


▲台北植物園 20240630 裂瓣朱槿,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630 裂瓣朱槿,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0630 裂瓣朱槿,花苞


▲台北植物園 20240630 裂瓣朱槿,花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高可達 5 公尺,多分枝,枝條瘦長,樹皮灰白色,具有纖維質,皮孔顯著,全株無毛;小枝直立或斜上昇,綠色。葉互生,具柄,卵狀橢圓形至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 4~7 公分,寬 1.5~2.5 公分,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鈍或略呈楔形,紙質,葉緣有鋸齒,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花腋出,單生,梗細長,懸垂,紅色或深紅色,開放時徑 5~7 公分,極為亮眼;總苞片 8 枚,細小;萼筒形,5 淺裂;花瓣 5 深裂,裂片反捲,復作深裂;花柱圓柱形,極長,雄蕊著生於花柱的上半部,柱頭深裂 4~5 枚。蒴果長橢圓狀圓柱形,長 4~5 公分,徑約 1 公分,但極少結實;種子平滑。

用途


藥用(根:消食行滯。治食積;葉;搗敷腫毒,能拔膿生肌。治腋下生瘡,腫毒)

基本資料


學名:Hibiscus schizopetalus
簡誌:無描述。
別名:吊燈扶桑
原產地:非洲東部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等地。台灣最早可能在明末移民時便已引進種植。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月光朱槿

2023/12/24 14:17


▲台北植物園 20231224 月光朱槿


▲台北植物園 20231224 月光朱槿,花


▲台北植物園 20231224 月光朱槿,花側面

主要特徵


品種名稱: 月光(Moon Light)
種特性概要:
一、植株為直立型,分枝性中等。
二、新梢綠色,成熟枝灰褐色。
三、葉柄濃綠色,葉片大,心臟形,葉尖尖銳形,葉緣細鋸齒,葉片表面粗糙,葉片濃綠色。
四、花梗長,強度中等。
五、花朵為巨大的單瓣杏色(RHS 27B)花,中央有紅色(RHS 53A)眼,外圍有橙色(RHS 24C)帶狀瓣緣,且花瓣有粉紅色(RHS 73B)脈紋。
六、花瓣大、卵形、外緣捲曲,邊緣波浪程度中等。
七、花柱彎曲,柱頭橙色,下雄蕊筒橙色,花藥黃色。

近似物種


月光(Moon Light)、荷影(Lotus Image)、雷神(Thunder God)

基本資料


和名:
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園藝種。品種權人:國立中興大學。代表人:薛富盛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木芙蓉

2022/12/25 12:36


▲台北植物園 20221225 在蓮花池旁的木芙蓉


▲台北植物園 20221225 木芙蓉,花背面,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21225 木芙蓉,花背面,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21225 木芙蓉,花苞


▲台北植物園 20221225 木芙蓉,花正側面


▲台北植物園 20221225 木芙蓉,花背面的花萼

主要特徵


蒴果近似球形,徑 2~2.5 公分,有剛毛及氈毛,5 瓣裂;種子腎形,褐色,基部叢生毛茸。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小枝、葉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狀毛與直毛相混的細綿毛。葉寬卵形至圓卵形或心形,直徑10-15厘米,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具鈍圓鋸齒,上面疏被星狀細毛和點,下面密被星狀細絨毛;主脈7-11條;葉柄長5-20厘米;托葉披針形,長5-8毫米,常早落。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花梗長約5-8厘米,近端具節;小苞片8,線形,長10-16毫米,寬約2毫米,密被星狀綿毛,基部合生;萼鐘形,長2.5-3厘米,裂片5,卵形,漸尖頭;花初開時白色或淡紅色,後變深紅色,直徑約8厘米,花瓣近圓形,直徑4-5厘米,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長2.5-3厘米,無毛;花柱枝5,疏被毛。蒴果扁球形,直徑約2.5厘米,被淡黃色剛毛和綿毛,果爿5;種子腎形,背面被長柔毛。花期8-10月。

近似物種


山芙蓉:葉形呈廣三角心形。葉背、花萼、葉柄為長毛。葉子末端較鈍。花剛開的時候是由白色漸變為粉紅色。
木芙蓉:葉形呈五角狀心形外,甚至有重瓣變種出現。葉背、花萼、葉柄為剛毛。葉子末端較尖銳。花剛開的時候是由粉紅色漸變為深紅色。

用途


在庭院中較常見則是木芙蓉,尤其是重瓣的栽培品種。食用(花可食用。沙拉、炒食或油炸)。木材(木材色白質輕軟,主幹粗大者可供製木屐)。藥用(清肺、涼血、散熱和解毒)。

基本資料


英文名:Cottonrose Hibiscus
和名:フヨウ(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
注音:木芙蓉(ㄈㄨˊ ㄖㄨㄥˊ)
學名:Hibiscus mutabilis L.
簡誌:小喬木,枝、葉柄及花梗均被星狀毛及短柔毛。葉紙質,圓形,常5裂,裂片長三角形,先端長漸尖,圓齒緣,上下表面均被星狀毛,上面毛疏。花瓣粉紅色,漸變紅色;花梗長6-8 cm;附萼片8-9。
別名:拒霜花, 芙蓉, 霜降花、木芙蓉、芙蓉花、酒醉芙蓉(中国植物志:Hibiscus mutabilis Linn.)
原產地:中國南部、台灣全島低海拔灌叢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木槿

2022/01/23 14:00


▲龍洞岬灣 20220123 高约3公尺的木槿,果期時,葉子都掉光了,加上藤類糾纏在上頭,有點難辨認


▲龍洞岬灣 20220123 木槿,果實(蒴果)與種子


▲龍洞岬灣 20220123 木槿,種子腎形具毛,約0.4cm,具毛約0.7cm

主要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各地方木槿,顏色上都會些許不一樣,植物園的就稍微濃了些。

高可達 4 公尺。葉卵形或菱狀卵形,三淺裂,裂片缺刻為圓形或尖形牙齒,三主脈。花腋生,花冠淡紫色、粉紅色或白色,直徑 5~8 公分,花瓣倒卵形, 5 或有時為重瓣;花萼杯形,雄蕊基部連合成筒包圍花柱,雄蕊束超花冠外;雌蕊花柱 5 條。蒴果長圓筒形,外被金黃色星狀毛。花期7-10月。

果實為蒴果,長橢圓形至橢圓形,長 1.5~2 公分,徑約 1.5 公分,五瓣裂,先端有短喙,密被金黃色星狀毛;種子多數,長 0.2~0.3 公分,扁腎形,黑色,背面被白色長絨毛。

近似物種


蒴果很相近的物種:
木槿:種子腎形,背部被黃白色長柔毛。
黄槿:種子光滑,腎形。

園藝栽培種有白花重瓣木槿、粉紫重瓣木槿、短苞木槿、長苞木槿、白花單瓣木槿、牡丹木槿等等。木槿為韓國的國花。

基本資料


和名:ムクゲ(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
英文名:Shrub Althaea, Rose of Sharon, Bunga Raya
學名:Hibiscus syriacus L.
簡誌:灌木,被柔毛。葉菱形,常3裂,基部楔形,前半部不規則齒緣;葉柄長1-1.5 cm。花藍紫色;附萼片6-7。
別名:水錦花、木槿<植物智:Hibiscus syriacus Linn.>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金午時花

2021/07/12 15:46


▲大屯山車道 20210712 金午時花


▲大屯山車道 20210712 金午時花,果實。雙芒,分果片8-9,每個分果片裡頭會有一顆種子。


▲大屯山車道 20210712 金午時花,果實的分果片。雙芒。

主要特徵


小灌木。藥用(活血排膿、流行感冒)。葉子有甜味。「金午時花」取其名義,「金」為黃,「午時花」代表正午時分開花之意。每逢夏、秋兩季,是這類植物開花的旺季,或許它們的開花與太陽光的強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小灌木狀之多年生草本,高10~100 公分,多分枝,小枝密生星狀軟毛。葉互生,葉柄長 1~3 公分,上部葉幾無柄,托葉刺毛狀;葉片薄紙質,長圓狀披針形、菱狀披針形或菱狀卵形,長 2-5 公分、寬 1~2 公分,基部鈍形或鈍圓形,先端短尖或圓形,鋸齒緣,上面被短星狀毛,被面灰白色,被星狀柔毛。花單生葉腋,花梗纖細,長 1~2.5 工分,中部以上有節;萼綠色,5 裂,外被星狀毛;花瓣 5 枚,黃色,廣倒卵形,基部連合,先端鈍或微凹;雄蕊多數,花絲合成管狀,具稀疏乳頭狀突起,心皮 8~10 枚,圍繞於中軸成環狀,長約 0.25 公分,凹包藏於萼內。蒴果盤狀扁圓形,直徑 0.6~0.7 公分,包藏在宿萼內,熟後心皮各與中軸分離,裂為 8~10 分果瓣,頂端具 2 芒刺,每瓣有種子 1 粒。

菱葉金午時花、東方金午時花一起併入金午時花。

近似物種


細葉金午時花:雙芒刺,分果片6-7,老葉葉型較細
榿葉金午時花:雙芒刺,分果片6-8,葉型較圓
單芒金午時花:單芒刺,分果片10-12,葉型很像
金午時花(菱葉、東方):雙芒,分果片8-9,葉型很像
刺金午時花:雙芒,分果片5,葉型像鋸子

用途


藥用(全株:清熱利濕,活血排膿。治流行感冒,乳蛾,痢疾,泄瀉,黃疸,痔血,吐血,癰疸疔瘡;根:清熱利濕,活血散瘀,解毒排膿,消炎生肌,益氣止痛之效。治感冒,哮喘,瀉痢,黃疸,瘡癰氣虛,難潰或潰後排膿不清,新肌不生)

基本資料


和名:キンゴジカ(金午時花)<Sida rhombifolia L. subsp. rhombifolia>
學名:Sida rhombifolia L.
簡誌:直立亞灌木,被星狀毛。葉菱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5 cm,寬0.5-2 cm,兩面被星狀毛。萼被星狀毛。成熟心皮8-10,上端具2突尖或2芒刺。
別名:白背黃花棯、金午時花、白背黄花稔<植物智:Sida rhombifolia L.>
原產地:全球熱帶地區。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特生中心)。歸化種(恆春半島歸化植物圖鑑)。

進入閱讀更多...

金塔扶桑

2021/06/20 15:33


▲新生公園 20210620 金塔扶桑


▲新生公園 20210620 金塔扶桑,花

主要特徵


多年生常綠灌木植物,又稱金塔朱槿,園藝栽培種,樹高一至三公尺,莖直立,具多數分枝,枝葉繁茂,樹皮多纖維質,不易折斷,枝條細長,小枝綠色,單葉互生,卵形、闊卵形或狹卵形,端部漸尖、尖狀,基部圓鈍、截形或略呈楔形,葉緣鋸齒,紙質至糙紙質,葉面翠綠、濃綠、綠色,具光澤,羽狀脈,葉脈明顯,由柄向齒尖端延伸,側脈每邊約三至五條,具托葉,具葉柄,綠色,兩性花,花單生,腋生,花梗長,綠色,有關節,總苞片約十枚,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萼下小苞片五枚以上,花萼合生鐘形,綠色,先端五裂,三角形,先端漸尖,副萼五枚以上,花大型,花冠闊鐘形,呈吊鐘狀兩層,花橘黃色,重瓣花,雙層,第二層花是雄蕊瓣化,花形特殊,花瓣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基部合生,先端圓鈍,波狀緣,常與雄蕊柱合生,雄蕊多數,合生筒狀,包圍花柱,基部與花瓣合生,雄蕊柱頂端截平或五齒裂,花絲長,花絲於花冠筒中心長出,花藥多數,生於柱頂,雌蕊一枚,雌蕊心皮五枚,合生,花柱五枚,花柱長,貫通中空雄蕊柱,柱頭五枚,柱頭頭狀、圓球形,上有絨毛,子房上位,子房五室,中軸胎座,每室具胚珠多數,蒴果,長圓柱形、卵圓形,室背開裂,種子腎形。

近似物種


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常與原生品種(species)雜交而育成諸多園藝品種。

基本資料


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Golden-Pogoda'
簡誌:
別名:
原產地:園藝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單芒金午時花

2021/04/03 13:33


▲龍洞岬 20210403 單芒金午時花


▲龍洞岬 20210403 單芒金午時花,成熟的果實,分果片上為單芒

主要特徵


單芒金午時花 (Sida rhombifolia L. var. maderensis (Lowe) Lowe),因其形態特徵與菱葉金午時花 (S. rhombifolia L. var. rhombifolia) 極為相似,經常被混淆。但兩分類群可藉由心皮數目及分果片的形態加以區分。(林業研究季刊 33(4):73-80, 2011

近似物種


根據簡誌,除了單芒金午時花之外,其餘的金午時花屬分果片均具二芒刺:
單芒金午時花:每一朵花具10-12枚心皮且每一分果片僅具一芒刺。
菱葉金午時花:每一朵花具8-10枚心皮且每一分果片具二芒刺。
金午時花:成熟心皮8-10,上端具2突尖或2芒刺。
圓葉金午時花:心皮常8。
薄葉金午時花:成熟心皮5。
澎湖金午時花:成熟心皮5。

基本資料


學名:Sida rhombifolia L. var. maderensis (Lowe) Lowe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本種常見於台灣全島中、低海拔的山麓地區。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風鈴花(紋瓣懸鈴花)

2020/12/27 13:12


▲新生公園 20201227 風鈴花


▲新生公園 20201227 風鈴花,花柱,花鐘形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高達1米。葉掌狀3-5深裂,直徑5-8厘米,裂片卵狀漸尖形,尖端長漸尖,邊緣具鋸齒或粗齒,兩面均無毛或僅下面疏被星狀柔毛;葉柄長3-6厘米,無毛;托葉鑽形,長約8毫米,常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下垂,長7-10厘米,無毛;花萼鐘形,長約2厘米,裂片5,卵狀披針形,深裂達萼長的3/4,密被褐色星狀短柔毛;花鐘形,桔黃色,具紫色條紋,長3-5厘米,直徑約3厘米,花瓣5,倒卵形,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約3.5厘米,花葯褐黃色,多數,集生於柱端;子房鈍頭,被毛,花柱分枝10,紫色,柱頭狀,突出於雄蕊柱頂端。果未見。花期5-10月。

培育方式


繁殖方式:用扦插繁殖,6月—8月扦插。以1年-2年生健壯枝或當年生半木質化的嫩枝作插穗,長10cm-12cm,去掉下部葉,插入土中1/2或1/3深,保濕潤。

基本資料


學名:Abutilon striatum Dicks.
簡誌:無描述。
別名:猩猩花, 金鈴花, 燈籠花, 紋瓣懸鈴花
原產: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等地。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