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木

2023/04/03 12:52


▲台北植物園 20230403 麝香木


▲台北植物園 20230403 麝香木,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30403 麝香木,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30403 麝香木,圓錐花序、頂生

主要特徵


灌木。植株具特殊香味,葉形與草本的到手香近似,花粉紅,故別稱紅花到手香。台灣引入作藥用栽培。

常綠灌木,高 1~3 公尺,全株密披茸毛,有特異濃烈的香氣。莖直立,圓柱形,分枝多,幼莖紅紫色,成熟時黃棕色,具明顯氣孔。葉十字對生,無托葉,具長柄,柄長 3~10 公分,葉片隨著季節或溫度會有變化;冬季葉小,春夏葉大,葉有圓形、卵圓形、三角狀圓形,長寬各約 3~10 公分;先端鈍圓,基部心形,粗鋸齒緣,中脈明顯,上下葉面被疏茸毛,下表面葉脈極明顯。圓錐花序、頂生,花兩性;花梗長約 30~100 公分,紫紅色,疏生茸毛;萼片 5,合生,不整齊;花瓣 5,合生;花冠徑 0.3~0.35 公分,白色至淡紅白色;雄蕊 4, 瓣上著生;心皮 2,合生,子房上位 ,通常 4 裂,花柱基生。果實為 4 小堅果。花期 2~4 月。

基本資料


學名:Tetradenia riparia (Hochst.) Codd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紅花到手香
原產地:南非。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筋骨草

2023/03/11 12:48


▲湖山國小 20230311 民家的水泥石縫中長出來的台灣筋骨草


▲湖山國小 20230311 台灣筋骨草,葉表


▲湖山國小 20230311 台灣筋骨草,葉背


▲湖山國小 20230311 台灣筋骨草,花序


▲湖山國小 20230311 台灣筋骨草,花,苞葉下部者葉狀,均密被綿狀之柔毛,邊緣具缺刻及緣毛;苞片及小苞片匙形

主要特徵


聚繖花序生於莖中部以上葉腋內,向上漸密聚成穗狀,下部 者疏離;苞葉下部者葉狀,均密被綿狀之柔毛,邊緣具缺刻及緣毛;苞片及小苞片匙形,長 0.2~0.8 公分,寬 1.25 公分,無柄,疏被柔毛,全緣;花梗短,長約 0.1 公分,被柔毛。花萼鐘形,長 0.45~0.6 公分,外面被長柔毛在齒上尤為密集,內面無毛,具 10 脈,萼齒 5,三角形,整齊,長為花萼的 1/2 或略長,先端銳尖,具長柔毛狀緣毛。花冠紫色或淡紫色,有深紫色斑點,管狀,長 0.6~0.8 公分,略超出花萼,外面被微柔毛及淡色腺點,內面近基部具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短,直立,頂端微凹,下唇寬大,伸長,3 裂,中裂片倒心形,側裂片長圓形。雄蕊 4, 二強;花葯 2 室,柱頭 2 歧。

用途


藥用(帶根全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感冒,支氣管炎,扁桃腺炎,腮腺炎,赤白痢疾,外傷出血)

基本資料


學名:Ajuga taiwanensis Nakai ex Murata
簡誌:莖直立及斜上,具基生葉及莖生葉;葉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6-15 cm,寬1-4 cm,波狀緣,被短毛。花冠淡藍紫色至淡紅紫色。
別名:有苞筋骨草。臺灣筋骨草。
原產地:全省中低海拔。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粉萼鼠尾草

2021/06/20 13:23


▲新生公園 20210620 粉萼鼠尾草


▲新生公園 20210620 粉萼鼠尾草,花

主要特徵


花期春至夏季。Salvia 鼠尾草屬有700多種之多,基本上以來自南北美做原種的 Salvia farinacea(サルビア・ファリナセア) 園藝種居多,開白花的品種也有。

唇形科鼠尾草屬的草本植物,類似薰衣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枝近方形。葉卵圓形至長披針形,有柄,對生,有時似輪生,有粗鋸齒緣。花頂生,輪繖形, 總狀花序,10~16 朵,花密集,唇形花,上唇瓣小,下唇瓣大。

其他


屬名為 Salvia 在古拉丁語裡含有「安全、治療」等意思的存在、具有增進健康的藥效。

栽培方法


適合陽光充足與排水良好的環境。將幼苗插入腐葉與堆肥培育,當葉片達到四葉時進行移植,移植後的表面如果乾燥了,持續以水灌溉之,其間以慢效型的化肥與液態肥為主。當花謝了之後,從莖基部切除,新芽會再度從根部長出更茂盛的花出來。

基本資料


和名:サルビア・ファリナセア(ブルーサルビア)<Salvia farinacea>
學名:Salvia farinacea Benth.
簡誌:無描述。
別名:一串紫
原產地:北美德州、墨西哥、巴西等地。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風輪菜

2021/04/11 13:20


▲二子坪 20210411 風輪菜


▲二子坪 20210411 風輪菜,花序與葉表

近似植物


容易混亂的相近兩種植物:
光風輪:花萼筒毛稀而短。葉表面無毛。
風輪菜:花萼筒密被毛。葉被短柔毛,莖直立或斜升有節。

用途


藥用(風清熱,活血止血,解毒消腫。治感冒,中暑,肝炎,腸炎,疔瘡腫毒,毒蛇咬傷)。

基本資料


和名:オキナワクルマバナ(沖縄車花)<Clinopodium chinense subsp. chinense>
學名:Clinopodium chinense (Benth.) Kuntze
簡誌:多年生草本;葉片長2-4 cm,寬1.5-3 cm,基部楔形至圓形,兩面被長曲柔毛,上面較密,下面疏,葉柄長5-10 mm。花序半球形;萼齒先端刺尖;花冠紫紅色。
別名:工藤氏塔花、小本夏枯草、風輪菜、风轮菜<植物智:Clinopodium chinense (Benth.) O. Ktze.>
原產地:台灣、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全台灣中低海拔荒地及路旁。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貓鬚草

2021/04/10 13:19


▲台北植物園 20210410 貓鬚草


▲台北植物園 20210410 貓鬚草,花序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1-1.5米,四稜形,具淺槽及細條紋,被倒向短柔毛。葉卵形、菱狀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2)2-5.5cm,寬(0.8)1.3-3.5cm,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截狀楔形,邊緣具粗牙齒或疏圓齒,齒端具小突尖,紙質,上面欖綠色,下面灰綠色。花、果期5-11月。

用途


藥用(治急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及風濕性關節炎,對腎髒病有良效)。

基本資料


學名:Orthosiphon aristatus (Blume) Miq.
簡誌:屬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基部木質化,頂生疏離假總狀輪生聚繖花序;花萼鐘形,二唇,上唇寬卵形,邊緣下延,下唇4齒,萼齒三角形,最底一對較窄;花冠筒狀,二唇,上唇三裂,中裂片凹缺,下唇內凹;雄蕊4,2強,花絲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遠,花藥2室;子房4深裂,花柱基生。花堅果球形,具網紋。 種特徵: 葉片菱形,長5-12 cm,寬2-5 cm,鋸齒緣,兩面被短毛;葉柄長0.5-2 cm。花冠白色至淡紫色。
別名:肾茶<植物智: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 C. Y. Wu ex H. W. Li>
原產地:中國產廣東海南,廣西南部,雲南南部及福建。印度,緬甸,泰國,經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至澳大利亞及鄰近島嶼也有。平地栽培及逸出。歸化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田代氏鼠尾草

2021/03/26 13:02


▲龍洞岬 20210327 田代氏鼠尾草


▲龍洞岬 20210327 田代氏鼠尾草,花。花萼鐘形,2唇狀

主要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基生葉-常3出,與莖生葉-單葉。葉柄甚長(6-9cm);葉卵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葉基心形至圓形,圓鋸齒緣。花序頂生。果熟,小堅果4枚藏於宿存花萼中。

用途


拉丁文屬名中若有Salvia,多具有治療功能。

基本資料


學名:Salvia tashiroi Hayata
簡誌:無描述。
別名:华鼠尾草<植物智:Salvia chinensis Benth.>
原產地:目前僅知高雄六龜十八羅漢山地區可見田代氏鼠尾草。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瀕臨絕滅。

進入閱讀更多...

節毛鼠尾草(荔枝草)

2021/02/28 13:56


▲三貂嶺 20210228 節毛鼠尾草


▲三貂嶺 20210228 節毛鼠尾草,花序

主要特徵


草本。高15~90cm。葉莖生,單葉,卵形、狹卵形至披針形,基部楔形,先端銳尖,不明顯淺鋸齒緣,表面疏被微毛,背面無毛或脈上被微毛。花冠淺紫色。花萼鐘形,輪傘花序有2~6朵花。花期4-5月。

用途


藥用(用於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腎炎水腫、癰腫;外治乳腺炎、痔瘡腫痛、出血)。

基本資料


和名:ミゾコウジュ(溝香需)<Salvia plebeia>
學名:Salvia plebeia R. Br.
簡誌:葉莖生,單葉,卵形、狹卵形至披針形,基部楔形,先端銳尖,不明顯淺鋸齒緣或淺鈍齒緣,表面疏被微毛,背面無毛或脈上被微毛。花冠淺紫色。
別名:節毛鼠尾草、薺薴蛤蟆草、賴斷頭草、荔枝草<植物智:Salvia plebeia R. Br.>
原產地:生於山坡,路旁,溝邊,田野潮濕的土壤上,海拔可至2800米。中國、朝鮮、日本、阿富汗、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等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羅勒(九層塔)

2021/02/24 12:28


▲后里 20210224 羅勒(老株)


▲后里 20210224 羅勒,花

主要特徵


草本。一年生或越年生亞灌木草本植物,植株高度為 50~90 公分,莖四稜直立而多分枝,葉對生,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表面有光澤或皺摺,且長葉柄,葉片基部揳形,先端鈍尖,葉全緣或粗鋸齒狀,葉色依品種不同而分為淺綠、綠及紫紅、暗紅色等;莖上部以輪繖花序頂生,開唇形白色或淺粉紅色的花,花小;小堅果暗褐色,長圓形;全株散發獨特的香味,種子沾到水時,會因吸水而表皮產生一層膠質。

用途


食用(具特殊香味,供調味用)。藥用(根:治小兒黃爛瘡;全草:袪風利濕,發汗解表,健脾化濕,散瘀止痛。治風寒感冒,頭痛,胃脹腹滿,消化不良,胃痛,泄瀉,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外用治蟲蛇傷,濕疹,皮炎;嫩葉:驅風發汗,芳香健胃,並可代茶;種子:明目)。

基本資料


學名:Ocimum basilicum L.
簡誌: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3-5 cm,寬1.5-2 cm,基部楔形至鈍形,先端銳尖,疏鋸齒緣,兩面無毛,被腺點;葉柄長1-1.5 cm。花萼下唇中裂,上側齒先端漸尖;花冠淡紫色或上純白下唇紫紅色;後對雄蕊基部附屬物橫棒狀,上被黃毛。
別名:九層塔、千層塔、光明子、零陵香、薰草
原產地:東印度或歐洲原產,熱帶至溫帶各地栽培。台灣全島低海拔栽培及逸出。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櫻桃鼠尾草 Cherry Sage

2020/12/27 15:28


▲新生公園 20201227 櫻桃鼠尾草


▲新生公園 20201227 櫻桃鼠尾草,花

主要特徵


鼠尾草屬(英文名:Common Sage、學名:Salvia officinalis)的變種。為サルビア・ミクロフィラ (Salvia microphylla)、サルビア・グレッギー (Salvia greggii)兩種的天然雜交種成為 サルビア・ヤメンシス(Salvia x jamensis),約有30種,2020年階段屬於稀有品種。(wiki/チェリーセージ

用途


常綠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本種鼠尾草除了葉子類似於櫻花,它們的氣味也像櫻花。高度從40cm延伸到150 cm。有些品種有紅色,粉紅色或白色的花瓣,有些品種有紅色和白色的混合物。如果將其種植在花園中,它會自然生長,並且可以通過插穗增加它。它也被稱為具有殺菌和解熱作用的涼茶,還用於糖漿和色拉中作為甜點。

基本資料


英文名:Cherry Sage
和名:チェリーセージ
學名:Salvia x jamensis
簡誌:無描述。
別名:櫻桃鼠尾草
原產地:美國德州至墨西哥。園藝種。

進入閱讀更多...

墨西哥鼠尾草

2020/12/27 12:03


▲新生公園 20201227 墨西哥鼠尾草


▲新生公園 20201227 墨西哥鼠尾草,花序與花

主要特徵


多年生常綠亞灌木或草本植物。株高約 30~70 公分,莖直立多分枝,莖基部會逐漸木質化;枝密布銀白色茸毛。葉具有濃烈的香味,葉片寬闊,卵披針形,長約 10~20 公分,寬 1~2 公分,對生,具織紋與細毛,中肋深刻,具香氣。輪繖花序,頂生,花軸而上生長。花序長約 30~40 公分,輪狀花序,每輪 7~10 朵,紫色,具天鵝絨表層, 2 唇瓣,上下唇瓣微開狀,白至紫色,具纖毛,雄蕊 4 枚,雌蕊 1 枚,柱頭 2 裂,基部合生。花色有白、紫、粉紅等色。

培育方式


養殖方法:3-4月栽種或換盆。9-11月開花。需要日照與通風良好的地方。

基本資料


英文名:Mexican Bush Sage、Mexican Sage、Mexican Salvia
和名:アメジストセージ(サルビア・レウカンサ)
學名:Salvia leucantha Cav.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紫絨鼠尾草
原產地:中南美洲,熱帶帶至亞熱帶地區。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