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植物園 20250527 單穗水蜈蚣

▲台北植物園 20250527 單穗水蜈蚣,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527 單穗水蜈蚣,葉背與莖扁銳三稜形

▲台北植物園 20250527 單穗水蜈蚣,花,穗狀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527 單穗水蜈蚣,果小堅果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花果期 5~8 月。
主要特徵
莎草科水蜈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穗狀花序 1 個,少 2~3 個,圓卵形或球形。小堅果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較扁,長約為鱗片的 1/2,棕色,具密的細點,頂端具很短的短尖。花果期 5~8 月。
植株小型,根莖橫走,具長走莖,稈高十至四十五公分,稈橫截面三角形,基生葉,葉線形,端部銳尖,基部延伸至莖,全緣葉,葉面綠色,中肋明顯,頭狀花序,圓卵形或球形,小穗密集,由二至五片鱗片組成,兩側壓扁狀,小穗長二十七至三十五公釐,總苞葉狀,三、四枚,小穗下方具二細小苞片,不明顯,花白色,無花瓣,花退化為鱗片,生於子房之下,鱗片之脊具翅,雄蕊二、三枚,雄蕊下位,花藥線形,基部著生於扁平的花絲上,柱頭三裂,子房上位,一室,胚珠一枚,直立,瘦果,堅果狀,兩側壓扁。
基本資料
和名:オオヒメクグ(大姫莎草)<Kyllinga monocephala Rottb.>
學名:Kyllinga nemoralis (J. R. Forst. & G. Forst.) Dandy ex Hutch. & Dalz.
簡誌:具長走莖。稈高10-45 cm。花序白色;葉狀總苞3-4;小穗長2.7-3.5 cm;鱗片之脊具翅。
別名:三角草、公芋頭草、一箭球、水百足、三葉珠、單打槌、单穗水蜈蚣<中國植物誌:Kyllinga monocephala Rottb.>
原產地: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琉球羣島,澳洲以及美洲熱帶地區,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島、雲南以及喜馬拉雅山區。台灣全省低海拔溼地及荒廢地。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50515 點頭飄拂草

▲台北植物園 20250515,葉片缺如,下部葉鞘鱗片狀,上部葉鞘呈筒狀,頂端斜截形,邊緣膜質,褐色。

▲台北植物園 20250515 點頭飄拂草,花

▲台北植物園 20250515 點頭飄拂草,果,小堅果倒卵形,扁雙凸狀
主要特徵
根狀莖極短或無。稈密叢生,堅挺,高 15~85 公分,近於圓柱狀,具縱槽,無毛,平滑,基部具葉鞘。葉片缺如,下部葉鞘鱗片狀,上部葉鞘呈筒狀,頂端斜截形,邊緣膜質,褐色。苞片 1 枚,鱗片狀,卵形,長約 0.2~0.45 公分,頂端具硬短尖;長側枝聚繖花序減退成僅具 1 個小穗;小穗頂生,稍俯垂,卵形、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 0.5~1.5公分,寬 0.2~0.5公分,具 10 朵至多數花;鱗片稍緊密地螺旋狀排列,紙質,寬卵形或近於橢圓形,頂端圓,具短尖,長 0.3~0.5公分,褐色,具鏽色短條紋,背面具多條不明顯的脈;雄蕊 3,花藥線形;花柱長而扁平,基部稍膨大,上部具疏緣毛,柱頭 2,短。小堅果倒卵形,扁雙凸狀,有時一面近於平的,長 0.12~0.15公分,白色,具極短的褐色子房柄,表面有橫的波紋狀隆起,邊緣具疣狀突起。花果期 7~8 月。
基本資料
學名:Fimbristylis nutans (Retz.) Vahl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台灣,中國大陸產於廣東、海南島;生長於潮濕處。也分佈於越南、緬甸、錫蘭、印度、加裏曼丹島、澳洲。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彎喙薹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彎喙薹,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彎喙薹,花序,未成熟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彎喙薹,花序
主要特徵
根莖短,木質,堅硬,具匍匐莖。稈高30-40cm,纖細,三棱形,被疏柔毛,基部具褐色,分裂成纖維狀的老葉鞘。葉短於稈,寬3-5毫米,平張,邊緣反捲,灰綠色,兩面被疏柔毛,先端漸尖。苞片短葉狀,被毛,具長鞘。小穗2-3個,彼此遠離,頂生1個雄性,棍棒狀,長1.5-2.5cm;小穗柄被疏柔毛,長4-9毫米;側生1-2個雌性,長圓形或短圓柱形,長2-2.5cm,寬1-1.4cm,花密生;小穗柄被疏柔毛。雌花鱗片卵狀披針形,頂端具短芒尖。長5-6毫米,黃白色,背面中脈綠色。果囊長於鱗片,倒卵形,三稜形,長7-8mm(連喙),微呈鐮刀彎曲,褐綠色,被短柔毛,具多條脈,上部急縮成長喙,喙圓筒形,長3毫米,喙頂端深裂成2長齒。小堅果緊包於果囊中,倒卵形,三棱形,長3-4mm,黃色,成熟時黑色,中部棱邊縹縮,下部棱面凹陷,基部具短柄,彎曲,頂端具短喙,彎曲;花柱基部稍膨大,柱頭3個。花果期3-4月。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約20-30公分,花期:春季。
基本資料
注音:彎喙(ㄏㄨㄟˋ)薹(ㄊㄞˊ)
學名:Carex laticeps C.B.Clarke ex Franch.
簡誌:無描述。
別名:弯喙薹草<植物志:Carex laticeps C. B. Clarke ex Franch.>
原產地:分布在朝鮮、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湖南、福建、江蘇、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生長於海拔500米的地區,台灣一般生於路旁、山坡林下和水溝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瀕危(EN, Endangered)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魚蕨步道 202405012 磚子苗

▲魚蕨步道 202405012 磚子苗,葉表

▲魚蕨步道 202405012 磚子苗,葉背與莖稈

▲魚蕨步道 202405012 磚子苗,瘦果線橢圓形

▲魚蕨步道 202405012 磚子苗,近基部莖稈
主要特徵
多年生。木本短根莖 ,有棕色纖維。莖稈單生或叢生,直立,橫截面三角形,高10-50公分(cm),光滑,基部或多或少增厚。葉片相當多,比莖短或等長,葉片線性,寬 3-6毫米(mm),扁平有摺,紙質;鞘淡白,最終變成褐色或褐紅色。簡單傘房花序,3-8公分(cm)寬, 3-12輻射枝,開展,更長至8公分(cm)長,終止端只有一穗,穗圓柱形,長 1-2.5公分(cm),寬 6-10毫米(mm),密軸承多小穗,綠色;葉狀苞片3-8,下部超越傘房花序。小穗蔓延或較低的或多或少彎折,線披針形,長 3-5毫米(mm),0.7毫米(mm)寬,軸承 4或5穎,1 - 或2果; 小穗軸基部有節理,披白色透明翅膀。穎披針形,長橢圓形,先端鈍或短尖狀 ,3毫米(mm)長,邊緣內捲,膜質,淡白色,有脈,龍骨瓣 3出脈,形成一個鈍角回來。花柱長於瘦果;柱頭 3。雄蕊3。瘦果線橢圓形,2 / 3穎長,稻草色,有柄。
近似物種
磚子苗雖有稱之莎草磚子苗,依據簡誌所示,兩者是不同品種:
磚子苗:小穗平展,基部者常逆向後仰。
莎草磚子苗:小穗直立或斜生。
基本資料
學名:Cyperus cyperoides (L.) Kuntze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山區。另分布於熱帶非洲,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群島,澳大利亞北部,夏威夷群島,向北延伸以日本西部。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40421 畫眉莎草

▲三貂嶺 20240421 畫眉莎草,葉表側,穗近球形頭狀

▲三貂嶺 20240421 畫眉莎草,葉背側,莖稈橫切面三稜形,無節,實心,光滑

▲三貂嶺 20240421 畫眉莎草,近基部
主要特徵
草本。莖稈光滑三角。株高八十至一百公分,強健,鬚根紅褐色至黑色,根莖黑色,短,莖稈橫切面三稜形,無節,實心,光滑,高五十至七十公分,寬約三公釐,根生葉,三至六枚叢生,葉長線形,端部銳尖,基部延伸,葉全緣,粗糙,葉長約三十公分,可達九十公分,寬約六至八公釐,具摺,草質,葉面淺綠色,基部綴有紅褐色,平行脈,葉鞘長十至十八公分,封閉,無托葉,無葉柄,兩性花,複繖房花序至繖房花序,初級輻射六至九分枝,極不等長,長零至八公分,直立至平展,次級輻射分枝短,長約二公分,總苞葉狀,七至九枚,極不等長,直立至平展,開展至反折,長五至六十公分,寬二至七公釐,小苞片披針形、卵狀披針形、卵形,長三至六公釐,寬一至三公釐,具三脈,稻草色,中肋綠色,先端粗糙,小穗七至五十枚,叢生,於分枝頂端形成一球形頭狀,小穗線狀披針形,扁平,長六至十二公釐,寬約二公釐,小穗軸直,寬約一公釐,小穗具小花十至二十枚,密集,雄蕊一枚,花絲長一公釐以下,白色,花藥白黃色,長約一公釐,線形,先端具錐狀附屬物,雌蕊心皮一枚,花柱綠色,長一公釐以下,柱頭三枚,長約一公釐,淺褐色,子房綠色,三稜形,長約一公釐,子房上位,子房一室,底生(基生)胎座,瘦果,三稜形,先端具喙,長約一、二公釐,寬不足一公釐,褐色,具不明顯小點,明顯具柄,果柄基部膨大。
近似物種
刺桿莎草(Cyperus surinamensis)與頭穗莎草(Cyperus eragrostis)相似。
差別判別:刺桿莎草桿有疏鬆細刺,截面圓三角形,小穗卵形至卵狀披針形,緊密交疊,穗形較不規則,穎片排列密,頭穗莎草桿光滑,截面鈍三角形,小穗橢圓狀披針形,多枚平行交疊,穎片排列較密,穗形近球形。
基本資料
學名:Cyperus eragrostis Lam.
簡誌:無描述。
別名:畫眉莎草、密穗莎草
原產地:原產熱帶美洲。2002年後歸化於台灣北部及東部低地及河濱公園。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40421 短葉水蜈蚣

▲三貂嶺 20240421 短葉水蜈蚣,圓頭狀花序
主要特徵
莎草科之多年生植物,藉種子及走莖繁殖,為發生於臺灣各地草坪之重要雜草,具有細長褐色鱗片的地下莖,稈直立柔軟,高 10~30 公分。葉根生,葉片狹線形,葉鞘膜質,根基葉片,常只具葉鞘。花序無梗,為頂生之圓頭狀花序,生在莖頂,由多數密生淡綠色小穗組成,小穗寬披針形,長 0. 3~0.35 公分,每一小穗只有一花,苞葉 3~4 片,不等長。瘦果倒卵形,長約 0.15 公分。
基本資料
和名:タイワンヒメクグ(台湾莎草)<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
學名: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有同物異名)
簡誌:具長走莖。稈高7-30 cm。花序綠色;葉狀總苞通常3片;小穗長3-3.5 cm;鱗片之脊上具小刺。
別名:水蜈蚣, 短葉水蜈蚣, 金鈕草, 土香頭, 白香附, 無頭香, 無頭土香、短叶水蜈蚣(中国植物志: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
原產地:台灣全省中、低海拔常見之雜草。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30701 樹蔭下生長的紅鞘薹

▲二子坪 20230701 紅鞘薹,葉表

▲二子坪 20230701 紅鞘薹,葉背

▲二子坪 20230701 紅鞘薹,葉鞘

▲二子坪 20230701 紅鞘薹,花序
主要特徵
根狀莖粗壯,木質。稈密叢生,高40-90cm,粗2-2.5mm,堅挺,銳三棱形,無毛。葉長於稈,少有短於稈,平張,寬5-14mm,下面粗糙,上面光滑或兩面均光滑,邊緣密生短刺毛,基部具紫紅色或紫褐色、分裂呈纖維狀的宿存葉鞘。苞片葉狀,長於支花序,具長鞘。圓錐花序復出,長20-50cm;支圓錐花序4-8個,輪廓為三角狀卵形,長4-15cm,寬3-7cm,單生,稀雙生;支花序柄纖細,最下部的1個長10-20cm,向上部的漸短,三棱形,棱上疏被短粗毛;支花序軸銳三棱形,被短粗毛;小苞片鱗片狀,長2-3mm,頂端具長芒。小穗多數,全部從囊狀、內無花的支先出葉中生出,開展或微開展,兩性,雄雌順序,長圓形或長圓狀圓柱形,長5-15mm,頂生的1個略長,通常為8-20mm;雄花部分短於雌花部分,具3-7朵花;雌花部分具2-16朵花。雄花鱗片披針形,長2-3毫米,頂端漸尖,膜質,褐色或褐紅色;雌花鱗片卵形或披針形,長1.5-2mm,頂端漸尖或急尖,膜質,褐色、紅褐色或淡褐色而有紅褐色的斑點和短線,無毛,有1條中脈。果囊橢圓形或狹橢圓形,三棱形,長約3mm,下部黃白色,上部褐色或紅褐色或全部為淡褐色而有紅褐色的斑點和短線,膜質,無毛,腹面具2側脈及數條細脈,基部幾無柄,上部收縮成稍外彎至微下彎的長喙,喙長為果囊的1/2,喙口斜截形。小堅果橢圓形,三棱形,長約1.5mm,成熟時黃褐色;花柱基部不增粗,柱頭3個。花果期5-11月。
基本資料
學名:Carex filicina Nees
簡誌:根莖短。稈叢生,高30-150 cm,橫截面三角形。葉基生,寬4-12 mm。花序圓錐狀;葉狀總苞具鞘;小穗披針形,具兩性,雄花在上,長0.4-2 cm;雌鱗片卵形,長1.5-2.2 mm,頂端具芒尖;柱頭3。果囊長3-5 mm,光滑或被毛,橢圓形;瘦果長1.5-1.75 mm,橢圓形到菱形,橫截面三角形。
別名:蕨狀薹草、蕨状薹草<植物智:Carex filicina Nees>
原產地:分佈於中國、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生於林間或林邊濕潤草地,海拔1200-2800米。台灣中低海拔林下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在池塘邊的輪傘莎草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葉表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葉背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花序為聚繖花序,每朵花有 1 苞片(穎或鱗片)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葉頂端互生有輪軸狀苞葉,猶如傘架,橫切面三角形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近基部的莖
主要特徵
多年生常綠挺水性草本植物;根莖木質,粗壯,地下根莖短;稈叢生,直立,三角狀,高 50~150 公分。葉退化成鞘狀,數枚。葉苞片線形,多數,頂端螺旋排列成圓傘狀,先端尖,凹基,各具 1 枚披針狀鱗片葉;小穗壓扁狀,長 0.3~0.9 公分;鱗片長約 0.2 公分;花柱短。瘦果矩形或倒卵狀矩形,褐色,長約 0.07公分。 它是耐陰性水生植物,常把庭園或水生植物池陰暗潮濕的角落點綴得生機盎然。輪傘莎草株型像極了一把不能遮雨的小傘,搖曳生姿可露地成叢栽培。
培育方式
輪傘莎草除了可做為水池景觀,也可露地栽培或做成盆栽,它也是很好的插花花材。除可用種子繁殖外,也可使用分株法,另外,扦插法也可繁殖,於桿頂約5公分處切下,並將苞葉剪短,插入河沙中,保持濕潤,不久即可生根發芽,性耐蔭,栽培處全日照到蔭涼處均可。
基本資料
和名:シュロガヤツリ(棕櫚蚊帳吊)<Cyperus alternifolius>
學名:Cyperus involucratus Rottb.
簡誌:多年生。根莖木質,粗壯;稈叢生,高50-150 cm,橫截面近圓形。葉退化成鞘狀。葉狀總苞多數;小穗壓扁狀,長3-9 mm;鱗片長約2 mm;花柱短。瘦果矩形或倒卵狀矩形。
別名:風車草, 傘草, 輪傘草, 傘葉莎草, 輪傘莎草, 雷公草, 風車草
原產地:非洲馬達加斯加島。臺灣於 1901 年日本人田代安定氏從日本引入種植。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鞍部 20210712 煙火薹

▲鞍部 20210712 煙火薹,花序
主要特徵
花果期 5~11 月。
草本,根莖粗,被紅棕色至灰褐色鱗片,稈單出或少數叢生,高 40~100 公分,徑 0.15~0.25 公分,三角形,平滑,莖下部 2/3 處被葉鞘,紅棕色;葉片較稈短,寬 0.6~1.2 公分,闊線形,扁平褶疊狀,2 條脈,硬質,粗澀。花序包含 3~4 個複圓錐花序;葉狀苞片超過部分圓錐花序,較總花序短,鞘狀部分長 3~5 公分;花梗突出,頂端具約 10 個小穗;小穗自 2 稜脊狀原葉抽出,雌雄同株,長 0.5~1 公分,卵狀橢圓形;雌花穎片長 0.25~0.35 公分,闊橢圓形至卵球形,先端微凸頭,膜質,黃棕色帶棕色斑點,3 條脈成凸頭狀;柱頭 3 歧。胞果較穎片長,長 0.35~0.4 公分,卵形,鈍三稜狀,草質,多脈,近光滑,上部遽窄成喙,裂口 2 齒狀。瘦果長約 0.2 公分,卵狀橢圓形,三稜狀。
用途
藥用(全草:涼血,止血,解表透疹。治痢疾,麻疹不出,消化不良)。
基本資料
學名:Carex cruciata Wahl.
簡誌:根莖粗短。稈近叢生,高40-150 cm,橫截面三角形。葉基生或莖生,寬6-12 mm。花序圓錐狀;葉狀總苞具鞘;小穗披針形,具兩性,雄花在上,長0.5-1 cm;鱗片卵形,長2.5-3.5 mm,頂端具芒尖;柱頭3。果囊長3.5-4 mm,光滑,卵形;瘦果長約2 mm,卵形到梭形,橫截面三角形。
別名:煙火薹、十字薹草(中国植物志:Carex cruciata Wahlenb.)
原產地:中國產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和臺灣;生於林邊或溝邊草地、路旁、火燒迹地,海拔 330~2,500 公尺。也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地區(錫金至克什米爾地區)、印度、馬達加斯加、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和日本南部。台灣中低海拔森林邊緣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10410 三儉草

▲台北植物園 20210410 三儉草,小穗
基本資料
學名:Rhynchospora corymbosa (L.) Britt.
簡誌:根莖短,粗壯。稈高80-120 cm,具節。葉基生或莖生,寬8-20 mm。花序由2-4個繖房花序組成;小穗很多,長7-10 mm;鱗片排成兩列,長2.5-6 mm。瘦果長3-3.5 mm,黃褐色,橫截面近圓形。
別名:繖房刺子莞、傘房刺子莞、三俭草<植物智:Rhynchospora corymbosa (L.) Britt.>
原產地:全球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分布於桃園、宜蘭等地區低海拔溼地。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